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臣好柔弱啊 > 70. 告白 “你知道朕心悦你”

70. 告白 “你知道朕心悦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订阅不足90%~新章节正在赶来路上, 补足订阅或过72h即可  ……

一阵眩晕袭来,耳边隐隐传来骚动。

宁如深记忆还停留在上一秒,他从教学楼出来踩空楼梯, 下一秒就感觉自己被谁顺着地面拖了出去,跟拖尸似的。

咳!他猛呛了一声倏地睁开眼。

刺眼的白光过后, 映入眼中的是一片石阶红墙,前方一群身着朝服的人正浩浩荡荡穿过午门,像是历史剧一样。

而他就坐在离队列不远处的空地上。

低头, 伸手。

入目是一片绯红的衣袍,探出的那截手腕苍白纤瘦。

宁如深将手腕翻了翻。

他这是摔死了吗?

正想着, 一名身着白袍的男子就从远处匆匆赶了过来, “宁大人!”

宁如深抬头打量,“白无常?”

太医脚步一顿, “……”

一道声音忽然从旁边传来,“你是撞坏脑袋了吗?”

宁如深转过头,这才发觉一旁还站着另一个人,身着浅绯色朝服, 约摸二十出头。正一面龇牙咧嘴地揉着膝盖,一面没好气地瞅着他。

两名小太监赔笑打着圆场, “耿大人, 宁大人确实磕得不轻。”

耿砚瞥了宁如深一眼,“遇上你果然没好事。”

宁如深一一看过眼前几人。

身上传来的痛感如此真实, 周围所处的环境清晰而周全。他脑子嗡嗡地响了几息, 终于被迫承认了一个事实:

他没死, 而是穿越了。

但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自己是谁。

宁如深揉了揉头,决定先搞清状况, “我这会儿脑子不太清醒。我这是在哪儿,发生什么了?”

场面一下陷入沉寂。

小太监神色惊恐,太医慌忙抓过他的手腕,闭上双眼嘴唇翕动,依稀辨别出几个字:完啦,完啦完啦……

耿砚的嘴张了又闭,打量宁如深良久终于忍不住拐着瘸腿凑近了问,“你、你真撞坏脑袋了?”

宁如深面色惨白惨白地盯着他。

耿砚深吸一口气道,“这会儿是圣上的登基大典,你还记得吗?我们从城郊回来行至午门,你眼瞎腿瘸不看路摔了个狗吃屎,还丧尽天良带了我一把害我也摔了腿,你都忘了吗?”

宁如深,“……”

短短六十二个字里,也不知带了多少个人情感。

他没忍住问,“我们关系很差吧。”

耿砚点头,“非常。”

宁如深叹了口气:可惜他现在一点记忆也没有,身上担着什么恩怨情仇一概不知。

现在只知道他是一名朝臣。

虽然不清楚是哪个朝代,但看这身云雁绯袍、银钑花带,估计也是四五品左右的官。

在他沉思间,太医撤回了手,道:

“大人身子骨差,磕这一下伤得不轻。性命是无大碍,但颅中淤血,于神髓有损,尤其是记忆、认知……”

宁如深摆摆手,“问题不大。”

他谢过满脸写着“怎么不大”的太医,问小太监道,“现在过去,应该还能赶上登基大典吧。”

小太监回说,“是,大人。”

耿砚的腿伤也处理好了,起身没好气道,“只要你不再磕一跤。”

两人一个磕了头,一个伤了腿。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首尾不全地穿过长道走向金銮殿的方向。

宁如深头疼脚痛,感觉这副身子骨确实差得可以。

走了半晌,终于有礼乐声远远传来。

前方已经能看见乌泱泱的群臣和巍峨恢宏的长阶殿宇。

快到队列末时,他突然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

宁如深转头问耿砚,“对了,我是叫……”

耿砚,“宁琛。”

?佞臣你全家。

宁如深警告,“好好说话,不然告你污蔑朝廷命官。”

耿砚不敢置信,“你碰什么瓷!?”

“……”

两人大眼瞪小眼。

对视片刻,宁如深缓缓闭上眼,摸了摸心口,心态炸裂:

所以,他真的叫“佞臣”。

好,好他妈挑衅的一个名字!

·

钟鼓三响过后。

宁如深正好赶上进殿。

他站在队列中随百官入殿叩拜,对着口型高呼了几声“陛下万岁”,趁起身时偷偷朝殿上觑了一眼。

活生生的皇帝啊。

让他瞅瞅看。

视线穿过朝堂,只见年轻的帝王头戴玉冠,并无冕旒遮面。面容冷俊而疏离,看上去刚过及冠,然而周身的气质却仿佛早已过而立之年。

如一把古朴而锋利的剑。

一眼就看得人心悸。

宁如深正暗搓搓打量着,高坐龙椅上的帝王突然目光一侧,似乎朝着他这边扫了过来。

他心头一跳,刷地拉下眼皮!

二十多年生存经验:上课不要和老师对上视线。

礼部尚书的声音依旧在前方不急不缓地响起,隔了几息,落在他这方的视线隐隐转开了。

……

新帝受玺,大赦天下。

大典的最后便是封赏百官。

大太监德全站在前方,手持圣旨,细长的声线响彻金銮殿。

宁如深正站在队列里放空出神,冷不丁就听到了一个熟悉而挑衅的名字:“侍读学士宁琛——”

宁如深先是反应了两秒:是谁这么大不敬?

而后恍然:哦,是他自己。

“宁琛德才兼备、翰墨奇香,得先帝口谕擢……”突然,德全声音一转,“陛、陛下?”

宁如深:?

宁如深抬头,只见上方的帝王竟站起身来。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李无廷立在大殿之上,视线穿过朝堂直落在前方那道身影上——宁琛。

先帝钦点的佐政之臣,到后来勾结外戚,私吞粮款,诬害忠良,谋逆犯上……党羽牵涉之广,竟将大承蛀得千疮百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