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推行新政(2 / 2)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皆是一惊!
重农抑商,这不仅是大景,更是历来朝代所遵循的古法。商人重利,地位低微。哪怕是一个小小县令,地位都比富商要高得多。在古人眼里,商人是极其低贱的。士大夫阶级,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
士农工商,永不可变!
可,陛下如今却要变法,推行商业新政!
“陛下不可~”
“是啊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
“推行新政,势必会冲击现有的秩序,造成无法估量之影响~”
当下就有许多老臣,站出来阻止道。
李观贞眉头一皱,他心想你们这群老六,思想如此固守,那么朕的大景如何振兴?朕的内库如何充盈?张忠良都跑了,你们特么的还不让朕做主一回?
要不一个个抄家,统统充盈内库去?
“朕不是跟你们商量,你们要做的,是着手准备好,应对,自然由武安侯去推行。届时,所有人都要配合武安侯。”
又是武安侯!
“既如此,我倒是想问问,武安侯为何推翻历朝历代的政策?”李星云说道,“如若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出现了大面积动乱,甚至造反事件,武安侯,你又该如何处理?”
“新政不是口中说说那么简单,商人重利,而今经商,基本上控制在各个州郡,县区范围之内。倘若这些商人能够全国流通,手中积累下大量财富,如张忠良这般卷钱逃跑的,又或者是招兵买马造反的,又该如何是好?”
“老祖宗的法制,儿臣以为,不用改!”
听此,不少老臣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陛下,这商业改革,改不得啊~”
李观贞揉了揉太阳穴~特么的,头疼!
推陈出新,本就是刀口舔血!
李丰年一步转身,看着众人,“诸位,我就问你们一句,是佃农交的赋税多,还是商人交的赋税多?”
嘶~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这朝代佃农虽然占据绝大多数,但赋税的主力军,绝对不是佃农。佃农一年才挣几个钱?而一个盐商,带来的赋税,几乎是一郡之地最主要的赋税来源。
商人上交的赋税是极其繁多的!
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那武安侯的意思,是所有人都去经商?不事农耕,天下哪来的粮食?就算是再多钱,你总不能啃钱!”李星云沉声道。
“开放商业,并不代表不事农耕!”
“反而,是更加积极的鼓励农耕。佃农手里的产品卖出去了,换了钱,就能卖布,卖其他东西。”
“一件物品,在江南,可能只需要五个铜板。但是在京城,此物稀缺,能达到五十个铜板。那么放开限制,让这件物品从江南流通到京城。商人们能从中挣钱,百姓们能用上物品,从中获益,百利而无一害。”
“道理浅显,只是大家,不敢推陈出新罢了!”李丰年淡淡道。
李星云咬咬牙,不再说话。
“此事,便就此定下!”李观贞沉声道。
片刻,大殿外有太监匆匆而来,道:“启禀陛下,门外辽国使节求见。”
辽国使节!
他们来,要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