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孔老太太赠书,失传的上古祝由术!(1 / 2)
听到孔老太太的话,陈大光不由得一呆。
这一间书房里的书,恐怕得有上万册!
几天,能看完?
别说几天了,就算是几年,都未必能看完!
这时,孔老太太走到书桌前,又绕到了书桌后面的书架前面。
相比其他书架,这一个书架有密封的玻璃门。
看样子,这里的书,都是孔老太太的珍藏!
果然!
孔老太太看着玻璃门后医书,缓缓说道:“这里一共是三百九十七本书,从汉末到清末,从名医到游医,都有。”
“其中,有的是医书,有的是药方,还有的是早期的病例。”
“你过来看看吧。”
陈大光本来就很感兴趣,听到孔老太太的话,马上走到跟前。
孔老太太打开玻璃门,让陈大光可以直接看到。
陈大光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落在一本古册上面,《新修本草》!
陈大光看了看,扭头望向孔老太太,问道:“老夫人,我能拿起来看看吗?”
“请便。”
孔老太太点了点头。
陈大光马上在身上擦了擦手,随后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一部《新修本草》!
书册入手,陈大光马上翻开。
看了一眼,陈大光身体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这一本《新修本草》,竟然是古籍!
不!
不仅仅是古籍,这一本《新修本草》的落款,是唐朝太医院所用!
看着《新修本草》,陈大光都有些口干舌燥!
说起来,唐朝的医学著作有很多,像是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是名留青史的医书。
但是,说到唐朝的医书,就不得不提这一本《新修本草》!
唐初,国家统一,唐朝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初唐交通和贸易的发达,西域和外埠文化不断输入,使唐代的药品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加,丰富了药物学的内容。
然而,当时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乃是南北朝时期由陶氏编著。
编著之时已存在的种种不足,且梁后一百多年来传抄改移,出现种种错误,己不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把药物知识加以总结和整理。
在朝廷的组织下,一共有二十三人参与编修,修成《新修本草》,并由朝廷颁布天下。
这一本书,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官方的医书,内容非常详实!
其价值,不言而喻!
这时,孔老太太的声音传入陈大光的耳朵里:“《新修本草》在宋以后渐次亡佚。”
“其中《药图》和《图经》两部分已无法考见,唯正经二十卷尚有部分残存。”
“这一本,是机缘巧合之中,我从国外找到的第十卷残卷。”
陈大光听着,不由得叹了口气。
古往今来,中医的医学著作何其多?
若非经年战火,医术失传,又怎么会让西医一家独大?
若是古往今来的医书全都流传至今,那又是一种怎么样的气象?
心中想着,陈大光的心情也不免低落了几分。
沉默片刻,他把《新修本草》的残卷放回书架,又拿起另外一本。
“《太平圣惠方》!”
这一部,乃是北宋朝廷刊发的医书,全书共一百卷,分一千六百七十门,药方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
其中内容更是极其详实。
从诊断、脉法、药理知识到伤寒、热病论治等等,无所不有。
甚至,还有丹药、酒药、补益方等等。
可惜,经年累月中,也已遗失,只余残卷。
陈大光看着,孔老太太在旁边介绍。
无论是介绍的孔老太太,还是陈大光,心情都有些低落。
这些医书,本是汇聚了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的心血,医学的结晶!
其中的药方,不知道能够救活多少条生命。
可是偏偏,无数的医术、药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至于中医断层。
“这些,大都是残卷、孤本。”
孔老太太缓缓说道:“不过,这些年我还是从中整理出了很多的药方。”
“平时所用,很多都是其中所学。”
陈大光沉默片刻,轻声说道:“古人学识,远胜今人。”
孔老太太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医学,无谓胜与不胜,终归都是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