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朕的肱骨之臣(2 / 2)
也难怪他在当下的朝堂之上,地位如日中天。
最重要的是,马忠看问题,是可以看到本质的。
跟前朝的康伯仲不同。
康伯仲当
时作为宰相,为大皇子党的首脑,在大炎朝堂之上可谓是权倾朝野,就连老皇帝也对他极尽恩宠。
炎煌帝在最后时刻还希望他能够扶持大皇子,让大皇子走上正道。
但是康伯仲没有那么做。
他彻底在老皇帝在位时期,成了大皇子的头号簇拥。
对皇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反观马忠,最让梁成放心并赏识的就是,马忠无论治理炎西,还是做大炎内阁期间,从来不曾结党营私。
只是一心一意的为梁成鞠躬尽瘁。
梁成自然对他相当放心了。
这就是马忠的为官之道,也是他处世的智慧。
换而言之,朝堂之上的官员当中,只有马忠才算是真正的高手。
公孙离对马忠的佩服发自内心。
也为自己进入内阁之后的为官之道指引出了光明。
公孙离思绪万千。
他突然觉得朝堂上的那些旧帝心腹们,属实是迂腐不堪。
就在这时,龙图大学士康绍宁直接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不赞同马忠的说法。”
“老臣要弹劾马忠。”
“马忠做为朝廷宰相,应尽宰相之职,促使朝野安稳,民声平和,然而他今日请谏取缔大炎,改为大秦,
实乃取祸之道,是与天下民心相背离的手段,陛下刚刚即位,天下未定,内有诸王并立,外有西岐跟契丹虎视眈眈,当务之急应当稳定超纲,延续大炎,这是治国治世之根本,也是我朝平顺的根基,倘若如今贸然变换,天下士子民心必出大乱!”
“陛下,臣附议,大炎为朝之根本,不可擅自改变!”
“大炎改为大秦,天下易形,百姓必起大乱!”
“陛下,微臣也弹劾马忠,恳请陛下免去其宰相职位,以正超纲。”
随着大臣们挺身而出,朝堂之中对马忠的针对性言论可谓是密集如潮。
……
当然,也有一批官员,脸上糅杂着犹豫之色,似惋惜,又似愤慨一般,连连摇头。
他们大多还忌惮于马忠的地位。
所以没有站出来当面回怼反驳。
不然的话,这事涉及到的弹劾者还会更多。
毕竟,梁成登基之后。
大炎朝政内外的相当一部分官员都是接管过来的。
梁成也考虑过大规模的更换官员。
但是这事不可能操之过急。
国家需要稳定,若是大规模的裁撤官员。
反而会使这台日渐腐朽又刚换了舵手的国家机器陷入停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