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间舆论(1 / 2)
群臣退朝之后。
张远跟马忠两位左右丞相立即遵照梁成的意思草拟了圣旨。
随后便派遣宣旨的官员八百里加急,将皇帝的新政传送到大秦境内的各个地方。
京都皇城的街道上,告示不断的陈述着这座政治中心传递出来的旨意以及大秦的巨大裂变。
书香门第,以及茶楼酒肆内。
那些说书先生们,随之彻底的疯狂。
“什么?改了?”
“对,改了。”
“秦国,大秦王朝。”
“大秦?听起来倒是蛮好的。”
“陛下先前在炎西时期,就是秦王爵,里面有个秦字,确实很般配。”
“你不介意吗?”
“我介意什么,咱们都是布衣百姓,一辈子的奢望就是混个温饱,大炎变成大秦,可是咱们的人没变,所以跟咱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现在也明白了,在陛下的手上,咱们的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对,一个口号的变化,确实跟我们没有什么瓜葛。”
黎民百姓们确实不太关心大炎还是大秦。
在他们看来,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国民自尊心也越来越高。
这就够了。
至于朝廷内部的政治争端跟他们挨着十万八千里呢。
太远了,所以无关紧要。
而且他们一天天就知道,今天中午能吃到什么。
到了明天之后,家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柴米。
这些事情,终究属于茶余饭后的话题。
但是,有一部分老百姓依然对这样的结果无法接受。
那部分人太过于腐朽。
大炎已经亡了,不知道他们为何还要遵从那老旧的政见。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他们就是图了虚名。
顶多算是自欺欺人罢了。
毕竟,大炎当初面对域外列强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拿起武器出过一份力。
现在虚以为蛇,哀嚎着爱国?
不过是南柯一梦。
然而,随着梁成的旨意下达之后,他们的梦也醒了。
“父亲,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已经是大秦王朝了。”
一名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正在跟一位同行的老人说着。
那位老人的眼神尽显浑浊。
哀叹的语气之中也糅杂着诸多的悲戚。
“老夫当年属于炎煌三年的举人,却不曾想大炎竟然亡了!”
“大炎真的亡了!”
老头捶胸跺足,跪在了地上。
望着天空,张牙舞爪的抱怨道:“听说陛下在文武百官们面前,把康大人赐死!”
“这事是真的吗
?”
“父亲,这事确实如此,康大人不同意更改大秦,陛下严格命令他改口,最终康绍宁大人宁死不屈。”
“康大人不愧为大学士,当称为无双国士,他的风骨是我辈楷模。”
“父亲,涉事牺牲的不止是康大人,还有龙图阁的两位大人,尤其是此前主管户部的蒋天为大人,死的更为凄惨!”
“陛下如此手段,未免过于残暴,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圣主明君会那么苛刻的对待大学士,如今的陛下全然没有圣君之相!”
“反倒像是一个霸道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