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2 / 2)
正应了那句话,打天下容易。
守天下难。
所以涉及到的问题跟各地的难题,梁成一边听,一边默默记录。
“下一位!”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曹诩见到梁成激动的行礼。
“平身。”
梁成面色平静的打量着对方。
“曹诩,你比之前沧桑了许多。”
曹诩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拖陛下的洪福齐天,臣一直很好,一心想要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
“好!”
梁成笑着说道:“你做了永昌郡的郡守,政务之事处理的如何?”
曹诩最初是肤施郡,秦县辖下,桃花寨的村长。
这个人算是老实本分。
只不过梁成当初也没打算让他做永昌郡的郡守。
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精于算计。
很多事情,他都战前顾虑,非要等到算无遗策了才开始行动。
这种人,不适合目前大秦帝国的国情。
现在的大秦需要大刀阔斧的一方大员。
纯粹是因为炎西的那些大
佬到了京都皇城做官之后。
炎西六郡的官员出现了很多的空缺。
不得已之下,梁成安排炎西的很多本地人转业到了各个岗位上任职。
曹诩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梁成只是希望他能够盯着永昌郡。
毕竟那是杨迁跃的地盘。
防止杨家在永昌郡背道而驰。
所以就让他做了郡守。
没想到曹诩做的还挺不错。
这倒是让梁成非常欣慰。
曹诩的性格并不适合征战沙场。
他倒是适合精商。
他的商业头脑,确实也在永昌郡大放异彩了。
在户部提交上来的政绩名册之中。
曹诩治理的永昌郡田产税收都在名单的前列。
“说吧,你在永昌郡这一年来可有什么心得?”
说实话,梁成对永昌郡的治理成果还是非常好奇的。
不等曹诩说话,梁成便先声夺人,问道:“朕知道,你所在的永昌郡之前跟炎庆风的潼关军团对决之时,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口凋零,田地荒废,你告诉朕,你是如何在一年之内恢复农产的?”
“陛下,臣也是自个摸索出来的方法。”
“就是将永昌郡的土地分给农户,郡府只收百分之十,剩下的全部是农户的。”
曹诩说道:
“如此可以避免当地的勋贵豪门大肆囤积土地,也能够避免他们盘剥百姓,所以永昌郡的农户们干劲十足。”
听着曹诩的解释,梁成陷入沉思……
好家伙!
我直呼好家伙!
以前没看出来。
原来自己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治理天下的人才。
发现梁成皱眉。
曹诩战战兢兢的问道:“陛下,难道是臣的方法错了吗?”
“臣自作主张,由于灾民太多,所以没来得及向朝廷汇报,不过臣以性命担保,自从臣发布了这个方法之后,确实解决了大量饥民,同时永昌郡的粮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很好,你没错。”
梁成面露欣赏。
曹诩所采用的那种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当地农户们的积极性。
曹诩能想出那样的办法,已经可以称赞他的才能了。
而且他也跟沈培艺一样,懂得变通。
脑袋不呆板。
这都是能臣最为难能可贵的特征了。
听到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溢美之词。
曹诩不好意思的低头憨笑了起来。
梁成又问道:“那要是有些农户好吃懒做,不务自己的土地的话你又怎么办?”
“大众都可以。”
曹诩开口道:“我给百姓都是按劳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