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秦皇南巡(1)(2 / 2)
民间的热情,仅仅是广寒郡的表象。
淮南五郡已经成为大秦税收的中流砥柱。
新政跟秦律出台之后,淮南五郡在整个帝国之中的地位更加的明确。
就拿这次冲抵国库的物资。
淮南五郡就承担了整个大秦帝国的一半还要多。
这也是梁成重视淮南五郡的核心原因。
这个地方的土壤肥沃,水系丰富。
农业时代的几个发展必备条件都很完美。
在大炎王朝时期,纯属富了豪门。
苦了朝廷。
梁成致力于变革,便是就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
按照目前大秦帝国的经济条件。
若要实现全民富裕的话,发展淮南五郡是必须的。
而发展的首要层面,自然就是教育问题。
总而言之,梁成此番百忙之中南巡绝对值得。
不过现在摆在梁成面
前的还有一个挑战。
那便是首届恩科。
之前的事情已经摆明了。
首届恩科,恶意弃考。
是南人负隅顽抗的最后一次机会。
这次他们失败,以后秦律就成了这片天地之间的王者。
梁成后续的政策全部畅通无阻。
换而言之,刻意弃考也无法改变朝廷的变革。
他们彻底没有其他的机会了。
很快,梁成进入了广寒郡的郡府。
很快,他就逐渐掌握了目前这里的情况。
“回禀陛下,我们广寒郡的情况便是如此,应试者极少,而距离七月六日的恩科时间,不足半月。”
沈培艺一五一十的进行禀报。
“此事听起来确实有些麻烦。”
“其他地方可能会将此地当做影响,从而有模有样的效仿。”
“微臣已经跟。”
“既然朝廷的利好还不足以打动他们,那真就只能来点强硬手段了。”
梁成自然知道这地方的书生都吃硬不吃软。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这位皇帝陛下剥夺了他们最大限度攫取私利的权力。
“想要让真妥协,这是极为可笑的想法。”
梁成慢条斯理的说道:“朕估计,不
止是那些躲避应试之人,当地的官员之中也有人借题发挥。”
“沈培艺。”
“臣在。”
“你速传郡守之令,征集当地官员们的想法,有意见的尽管在朕的面前提。”
“至于那些奏折,朕不看,也没工夫看。”
梁成言及于此。
现场气氛凝重。
沈培艺如释重负。
他清楚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要压住那些阴奉阳违的官员们的口舌。
看到群臣缄默不语。
梁成语气强硬的说道:“那些始作俑者,之所以如此的有恃无恐,无非就是觉得皇帝要考虑仁德。”
“不会拿他们大肆的杀戮。”
“毕竟这里是风土伊人的南疆嘛。”
“而且那帮人玩的也很是隐晦,偷偷摸摸的不应试,便以为朕没有办法定谁刻意弃考。”
梁成看着面色各异的众人,说道:“好嘛!这帮人是非要逼迫朕做一个暴君。”
“那就按照秦律来处理吧。”
梁成话音落地,所有人心神一沉。
“启禀陛下,若是如此的话,必然会牵连那些书生们的家眷跟子孙。”
沈培艺略带迟疑。
按照秦律处置。
那就是殃及三代。
“那又如何?一切是他们自找的,不能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