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灵感刷刷的(1 / 2)
“大秦银票?”
这同样是新式东西,立即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极好!”炎胜开口道:“这大秦银票并不适宜大秦,反而适合我朝,我大徐商贸发达,若以银票代替金银流通,势必能让我大徐商贸更加繁荣!”
“爱卿觉得如何?”
“臣也觉得极好!”鸿天明对别的改革都没有兴趣,而且还强烈反对。
唯独这银票,他是真.觉得不错,可以完全效仿!
有改革变法的魄力自然是一件好事,可也要看时机而定。
鸿天明并不否认大秦新政的利处,大秦能这么快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这不适用徐州。
大秦新政大多激进,变革力度相当大,很容易把国家搞的混乱。
徐州需要的稳定。
这就不是新政之利,而是新政之害!
尤其大秦皇帝总是借徐州五郡主之名,邀请徐州组建成什么学习团,假腥腥的教授徐州大秦新政。
这分明是故意的。
偏偏自家这位年轻的大王还说什么顺其而为,就趁这个时候好好学习,超越大秦,令其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是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对徐州有利的,能立竿见影的。
那就是大秦银票!
徐
州地处大陆东南,国土面积并不算大,然水利丰沛,耕地肥沃,农产良好。
同时也使得商贸极其发达。
徐州实行农商并进共存的国策,对商贸发展支持力度很大。
士农工商,商的地位最低。
可在徐州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鸿天明尤为重视商贸发展,他认为这正是徐州的优势所在。
商人重利,大商无国。
让其坐大并非好事,他深知这一点,在任丞相期间,他就进行了大力整治,培养了一批官商。
他们听从朝廷调配,在朝廷需要的时候为朝廷服务。
如平溢粮价等各种物价。
如在战争期间,根本无需征用民夫,商人就可完成运送。徐州走出了自己发展之路,成为大陆经济强国。
可有些情况是无法改变的。比如钱贵物贱的情况。
鸿天明知道,这是钱少导致的。
金银铜本就是稀缺之物,这也是其能成为货币的原因。而徐州恰恰是格外短缺的,钱少流通不畅,金属货币的不便利等,这些都是限制商贸发展的主因!而大秦银票的出现,给他提供了思路!
银票,就能改变这种情况。
如真正实行开,就能让徐州商贸更上一个台阶
。
鸿天明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目标是把大陆的钱都赚到徐州,以商控国,成为大陆霸主。钱才是最重要的。打仗打的不是钱吗?
有钱什么做不了?
徐州在军事方面略有不足,但可用钱雇佣他国战士,甚至直接雇佣他国作战。跟南蛮的合作不就是基于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