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同舟共济(1 / 2)
他知晓南蛮现今的情况,为了组建军队不计一切代价。
为了筹集武器军备,还解除冶炼原料之禁。
青壮皆被征入军伍,余者冶炼冶炼原料,田地抛荒不耕,势必会发生粮荒!而战争最需要的是什么?
就是粮食!
炎胜决定继续增加支援,为其负担粮草所需,一百万军队不够,那就继续增加!南蛮有人口,徐州有粮食。
这是强强联合!
可如此支援负担势必加重,炎胜开始重视农耕。
这是实际所需,其实也是受到了鸿天明的影响。
鸿天明的亡秦之计,本意就是破坏大秦耕种。
炎胜认识到农耕才是国本,而且现在因大批徐商被扣留大秦,使得徐州商贸受损,短时间难以恢复。
就现在三国关系,也没有互市条件。
发展农耕就是当前要务!
徐州虽然国土面积较小,然其水利丰沛,土地肥沃,农耕基础很强。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变法改革这么久,终于还是走上了一条正途。
炎胜还找来满朝文武,当朝权贵,在鸿天明的配合之下演了一场大戏!
思虑再三,他还是把受大秦欺压之事说了出来。
炎胜秀了一把,都哭了声来。
“本王委屈啊!”
“你们是不知道那大秦使臣有多么狂妄!”
“一个小小使臣就敢在这王殿内大放厥词,就敢威胁本王!”
“他的底气从何而来?是其背后强大的国家!”
“本王为什么要变法,为的就是国家强大,实现中兴!”
“这是本王的屈辱,也是徐州的屈辱,我们要找回来!”
炎胜的演讲确实是感染了不少文武官员,甚至有不少权贵势要都为之震动!
炎胜大肆鼓吹大秦威胁论,这当然是有作用的,尤其是最后一句让人警醒。
这次算是统一了思想。
颠颠撞撞的徐州走向了正轨,走向了一条强国之路……
这次事件之后,徐州与大秦也彻底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挑明矛盾,走向对立!
徐州丞相鸿天明也离开徐州王城。
他将亲自去寻那些藩王,去说服他们支持朝廷。
大王要削藩,可现在国家不能再出大乱,鸿天明记着先王炎庆宗的临终嘱托,要尽心尽力的辅佐新王,要让徐州强盛,为此他可付出一切……
而在此期间。
鸿天明秘密安排了一队人去寻炎庆光!
他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将会成为弃子被交出去……
在徐
州西南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炎庆光就居住在这里。
他是前朝大炎炎煌帝的六子,这个特殊的身份,就注定了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出现。
徐州自然也有顾忌,因而把他安排在这个小县城。
炎庆光在这里生活的很舒坦,他有独立的府邸,衣食无忧。
可同样他的出行受限,对外联系也受限制。
今日,阳光明媚。在宽敞的院落中,有一个穿着白色衣裙的女子舞剑。
“我要夺回炎氏王朝是为了我自己,我要做皇帝,我要让全天下人知道,我炎庆光才是炎煌氏族最优秀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