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二次股东大会(2 / 2)
当他们得到这种稀有的商品后,更是会最大程度地榨取其价值。
是以,别看市面上一件金丝棉成衣的价格可能才四五十两银子。
然而这多半是商人摆出来的样子货,真正交易的话,肯定要比这个价格高很多。
他们倒是不怕没人买,毕竟成衣数量少、需求大,必然能卖出去。
只是,李俊的话,还没有说完。
“除了成衣外,金丝棉还有其他用途。”
“像是一些器具,甚至是家具上,也可镶上金丝棉线,以增加其价值。”
“这个生意的赚头没有成衣大,但胜在门槛低。”
“只要有金丝棉,就可以纺线、镶嵌,无需加工技术。”
“所以,这一部分的利益,往往都是超过成衣的。”
林瀚动容,跟着看向翟清。
翟清对于这些生意倒是不了解,且他明白林瀚看自己,也不是询问这个事。
于是他稍一思量就说:“本地的原通玄人,十之七八都是从事与金丝棉有关的活计。”
“其中大部分都是负责采摘、纺织的人,除去供给制作成衣外的棉线外。”
“就算额外提供一些用于镶嵌的棉线,也应该没有问题。”
结果崔兆安却说道:“翟大人,本地的原通玄人只负责采摘和相关工作就好。”
“至于纺织,这种活的难度远不如制作,交给我们阳平省的农户就行。”
崔兆安是阳平省的右布政使,真要是促成此事,必然好处多多。
不仅能从金丝棉的买卖中多赚一份利润,还可以给阳平省增加一个创收的途径。
但与之相对的,把纺织的工作交出去,镇玄城这边就有不少人失业了。
因此翟清立马反驳:“不行,安抚照料原通玄人,是陛下的意思。”
“要是少了纺织这部分工作,就会有不少人成为闲散人员。”
“且他们还会和大渊土著抢活路,导致咱们自己人不满。”
这番话,说得崔兆安无法反对,毕竟翟清连陛下的旨意都搬出来了。
最后,还是东南巡抚毛公才出面打了个圆场。
“这样好了,纺织的活就先交给镇玄城这边做。”
“如果日后镇玄城无法提供正常数量的金丝棉线,再交由阳平省负责纺织。”
“要是阳平省也没做不够量,届时再看哪边产量高,就让哪边负责好了。”
毛公才的决定,倒是勉强让翟清和崔兆安接受了。
崔兆安有了可能接手纺织的可能,自然不再闹腾。
而翟清虽然有些不满,却也不好立即跟毛公才这个上司唱反调。
其实毛公才的方案,对翟清很不公平。
镇玄城及其周边的人口,哪里赶得上阳平省多呢。
就算镇玄城这边有擅长纺织金丝棉的原通玄人,但阳平省人多,大不了三四个纺织工抵你一个。
最终的产量,肯定是阳平省占优的。
不过毛公才并没有拉这种偏架,还是给了翟清一个机会。
只要集团给镇玄城定下的产量是合理的,镇玄城这边也完成了任务。
那纺织这部分工作,就不会交出去。
翟清正是看懂了这点,才忍了下来。
按理说,会议到这里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毕竟剩下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事了,无需这么多大佬跟这协商。
不过,一直没说话的孙青山,倒是语出惊人了一把。
“金丝棉的生意,要不要做到通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