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过关(1 / 2)
毕首辅综合文臣的意见,提出“武力威胁非上国所谓”“君子以仁治国,无以利致,以有道伐无道,无以利战”“劳民伤财而并无收益,岂大国所在”等等,巫明丽反驳:
“《礼》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彼蛮夷也,知利而不知礼,年纳白银逾百万,越十年,曾不以船坚炮利追索?”
“彼有备而来,我无心以应,则何如?仓促迎战,期敌以仁?效彼宋之献媚乎?岁币乎?求和乎?”
“我,道也,彼,无道也,以有道伐无道,圣人未可指摘!”
李琚点头:“就是就是,他们不学礼,不知书,我们应该去教化他们啊!你们惯常说有教无类,要广布圣人之言的,怎么这时候就不干了?难道你们都只是说说而已?”
而针对“请陛下为子女着想,谨防不虞之隙,妨害父子之好”的说法,巫明丽反问:“难道陛下宁要无能无为的儿子,也不要能征善战的贤臣?天下岂有不望子成龙的父母?又岂有希望子女平庸的父母?诸公真这么想?
“宁公的儿子在他山求学,据说学得很好,宁公是进士二十七名晋身,令公子若是考到二十七之前,难道就为了让宁公高兴,将他黜落?
“迟公的儿子在西域任职,迟公三十岁时,不过是西域都护府爱春州六品副守备,而令公子二十七岁时已经是从四品西军副都司,难道要为了父子之情,让他在六品职位上待到三十一岁?
“徐公的——”
徐大学士赶忙打断:“我并无此意!”他儿子是真平步青云,可不能栽这啊!
巫明丽看向下一位,那位也立刻说:“陛下家事,听陛下圣裁!”
本来嘛,舰队由皇帝陛下掌控,组建的钱是钱庄支付,既不动国库,又不分兵权,那就是父子之间的事,皇帝都不怕信王得了兵权行逆天之事,他们怕什么啊?自古来皇子造反成也好败也好,只听说天家父子有伤亡的,没听说大臣跟着倒霉的嘛!
巫明丽近乎胡搅蛮缠,生生从三大营的范围里给信王府啃下一块肉,虽然名义上属于禁军,直接归皇帝陛下管,实际上却是给信王府特别是大雍信行用的。
就算被皇帝陛下收回去了,巫明丽也不担心。
如果下任皇帝是李琚,早晚舰队还会回来。
如果下任皇帝不是他,巫明丽要办点别的事,不论是往外扩土,还是向内夺权,私军都是必备的。
海洋那么广大,流民土著那么多,大雍信行完全有钱、有经验、有人工去南边的海岛上整一支私军。
皇帝陛下最后拍板,准许大雍信行组建一支不超过八百人的舰队,驻点为津州,不得驶入任何内河。
皇帝陛下要求李琚只能从禁军中选拔舰队的军官,李琚只有练兵的职能,没有统兵的指挥权。
李琚全都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旁听了整整一上午的三个王心里百味杂陈。
直到此时,他们仍然想不明白,李琚那么野蛮的行为,惹得“民”怨沸腾,怎么就比他们的君子之道更得帝心呢?
面圣尚算顺利,一些小争执,算不得什么大事,该交代的交代了,目的也达到了,接下来就是椒房殿的家事。
从议政厅离开,大约午时过半,再到椒房殿,已近未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