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轴承厂的未来(1 / 2)
“什么办法?”郝东兴立即兴致勃勃的问道,其他人也都目光炯炯的看着。
关志远:“知道轴承厂吧?”
邹春元:“不是要黄了吗?改制了两次都不行,还有不少国有资产流失。”
金胖子:“不用问,就是曹丹的人给折腾的。”
燕京有两个轴承厂,但是轴承厂本身属于重工业企业,本身又是比五一八厂还要老资格的国企,负担更重。再加上这两年钢铁涨价,这两个企业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其中一个十几年前进行了改革,缓了一口气,但是过了几年又不行了,前两年进行改制,但改制后的结果更差。
另一个好一点勉强能通过一些国家必须的订单苟延残喘。
现如今两个企业拥有五千多名职工,负担不是一般的重。但尤其是第一轴承,这是国家必须保留的产业链一环,是不可能彻底放弃的。
而今年年初,顾妍卸任华庭地产总经理之前,华庭正在研究对两个轴承厂的破产清算充足拆迁的难度,最后还是暂时押后。
因为这两个轴承厂比较特殊,一个是在西三环,那里地产开发的前景并不是特别好,另一个更有意思,
厂址在南三环一个,平昌和另一个郊区县都有分厂,总之就是厂子分三个地方,而且另外两个地方是在山区里。但这也是有历史背景的,六十年代为了做好应对其他国家的战争行为,在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的同时,燕京也进行了小三线建设,许多老的一些国企,包括机床研究所都是在靠山的地方,方便躲避敌方攻击。
这就造成许多企事业单位地处偏僻,所以结果就是两个企业破产清算重组拆迁难度太大,纯粹是往里面贴很多钱,而市里不可能给局里太多支持,毕竟市里现在正是花钱进行奥运建设的时候,所以这两个企业的工作暂时就搁置了。
邹春元是整天坐办公室的,对这些情况了解的比较多,也和大家解释了一下,关志远又将顾妍所说的跟大家讲了一遍,最后说道:“市里每年往这两个厂子贴进去上亿资金,但现在又无力解决问题。如果你愿意接手轴承厂的话,我投资点钱进来能把两个厂子盘活。”
郝东兴:“不是,这个厂子能赚钱吗?”
关志远:“肯定能赚钱。这么说吧,这个厂子如果只有一千人,那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
销售就肯定够赚钱的。”
几个人点点头,这一点倒是认同的。尤其是许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不可能研发和产品用国外的,都需要用国内的国营企业产品,就这些用量足够养活一千人的企业,但养不活五六千人的企业。
郝东兴:“能赚钱就行。”
关志远:“不但我能赚钱,国家能赚钱,但一个前提是必须你在,其他人整这一摊活儿还真说不好能不能赚钱。”
郝东兴:“这你放心。”
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而且关志远也很相信他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