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大学城的难题(1 / 2)
关志远:“对于教育的投入,刚才洪教授说的我完全赞同,教育的硬件投入非常有问题,尤其是到底是国家投入还是社会企业投入,必须要明确起来。现在廊坊大学城这样肯定要出大问题,而许多地方现在却开始报审许多大学城,这是重大的资源浪费,会浪费许多财政资金。”
大学城啊,多好的东西,结果都搞砸了。
前世有两个大学城很出名,一个是廊坊大学城,一个是独山大学城。
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九八年全国高校不得不开始小范围开始扩招,但幅度不大,因为扩招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短缺,校园面积不够,师资力量紧张,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没钱。
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国家依旧在九九年开始扩招,在这个大背景下外企服务有限公司发起,在廊坊开发区建立廊坊东方大学城,在九九年十月份动工建设,零三年陆续竣工,到高峰时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东方大学城建筑面积一百八十多万平米,占地五千亩,学生规模达到四十万人。
不过后来被玩坏了。
这是政企合作的项目,至少要赚钱啊
。东方大学城的主要收入方式是征地建楼出租或者转卖教学楼,但这样就涉及到资金投入大收回成本时间长,企业撑不起,欠账太多拖垮了许多建筑建材企业。而要想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提高租金,提高租金的结果就是大学纷纷撤离,再加上零九年后生源紧缺,大学城更是入不敷出。十年后可容纳四十万人的大学城却只有四万人,到处是荒废的建筑。然后大学城为了扭亏为盈将一些区域卖给地产商开发地产,还弄了个高尔夫球场。
这些问题关志远都非常清楚,因为他就在廊坊开发区工作过。
而几年后开建的独山大学城,和独山四百亿大建设,可以说完全是重大失误。
大领导听了半天,问道:“大学城现在有问题?”
洪教授:“别的大学城还好,廊坊大学城有很大的问题。刚才我说的就是那里。”
关志远笑着说道:“廊坊大学城的主要问题是距离太远。如果是在燕京城里即使是南四环你也不嫌贵。”
洪教授愣了一下:“还真是。”
其他人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历股份:“距离就涉及到成本,开车去那里就需要
车,就需要油钱,就需要司机。这都是小事儿,时间成本太多。”
一位领导说:“你们的意思是实际上廊坊大学城的选址就出了问题?”
“是,选址不对。”
“太麻烦了。”
关志远:“造成这么多麻烦的同时,还浪费了大学城的资源。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看看华清大学以及燕大附近的高科技园区,看看渔阳那里孵化出的创业项目就知道,大学周边,尤其是大学聚集地周边是有许多创业的高科技企业的,但廊坊大学城游离于城市之外,这些项目都没有了。”
“是啊。”几名专家也是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