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奇怪的病人(2 / 2)
林浅浅紧张地问:“学长,还有希望吗?”
不管对方是不是碰瓷,现在成了植物人,对于林浅浅来讲,就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林浅浅不是无良富二代,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荣誉感得大好青年。
再看病人,心中疑惑更重。
中医四门基础功课——望闻问切。
刚才用过闻,现在用的是望。
有经验的中医一个望诊就能看出你的什么病,何况现在的赵安歌。
赵安歌没发现病气。
病人脸色很白,却不是那种病态的苍白,各种仪器显示出的数值都正常。
李子路看出赵安歌的疑惑:“植物人病例不少,病情千变万化,像病人这样的不是没有。”
那个骂人的中年妇女此时小声嘀咕:“当然是伤得太重醒不过来。”
没人搭理她。
赵安歌走上前去给病人号脉。
号脉,即切脉,俗称“号脉”。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
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
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
一名合格的中医,绝对不是年就能学成的,所以现在学习中医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一股风的都去学习能速成的西医了,不得不说是国粹中医的悲哀。
但是,真能挨得十年苦学,你将成为一名很不错的中医,一名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根手指就能走天下,这是西医永远比不了的。
赵安歌沉吟道:“病人的平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力,五脏平稳,阴阳调和,这跟他的病情不相符合啊,嗯?”
说话间,赵安歌就感到指尖接触的皮肤竟然微微一缩,就有些奇怪的低头
看,却又一无所获,心中的怀疑就更重了。
李子路说:“我们也奇怪啊,只是植物人的治疗也没有多少先例可循,一个病人一种情况,也许是病人的病时间短的原因吧。”
中年妇女不乐意了:“你会不会说话?治不了就承认自己无能,什么身兼长短,你以为你跟你媳妇上床啊。”
赵安歌扭头看道:“他是你什么人?”
“我男人怎么了?”
“想他醒过来吗?”
“当然想啊,是你们没本事救醒他。”
“想救醒他就闭嘴。否则,就算赔你一堆钱,你还不是陪着一个活死人生活?何况,法院怎么判,你能提前知道结果吗?别到时鸡飞蛋打,钱捞不到,人也醒不过来,你就守着一个活死人哭吧。”
中年妇女嘴巴张了几张,还是把嘴闭上。
清净了。
李子路就向赵安歌点头,那意思:牛。
赵安歌转到另一侧搭上另外一只手脉门,林浅浅就看到赵安歌的眉头越皱越紧,就忍不住道:“学长,病情很重吗?”
“不是重,是怪,他的脉象分明是一个正常的人的脉象。”
“这怎么可能?”林浅浅惊讶的说,“我可是亲眼看着他被车撞出去昏倒的,怎么可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