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人在女尊战国,目标:大秦帝太后 > 第16章 钢铁城墙

第16章 钢铁城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王稷死了。

一生戎马,横压诸国。

却敌不过时间。

亲信将王冠与信件收好。

跪在秦王稷的面前,“大王!臣必誓死护大秦基业!”

她连连叩首。

而后头也不回的走出寝宫。

身怀重要之信,岂能在此逗留。

待亲信走后没多久。

宦宫进入寝宫,欲服侍秦王稷。

却发觉秦王稷已病死于床榻之中。

“大王,薨了!”

“大王薨了!”

“大王!薨了!”

声音越传越远。

从王宫传到了咸阳。

又从咸阳城传到了秦国各地。

又从秦国各地,传到了天下诸国。

秦国暗流涌动。

外卿势力开始低调,同时凝聚在一起。

等待着属于她们的圣贤之君。

而韩系势力与宗族势力,没有半点犹豫。

直接投靠了楚系势力。

宗族势力寄希望于嬴柱爱子嬴系。

韩系势力寄希望于嬴子楚继子嬴蛟。

赵王宫内。

宦官拱手道:“据秦国探子来报,秦王嬴稷于三日前,病逝于咸阳。”

“哈哈哈,好!太好了!”赵王丹欣喜若狂,“那个老不死的,终于死了!”

她双手搭在宦官臂膀,神色激动,“寡人终于熬死了她!”

赵王丹仰天长啸,“苍天有眼呐!苍天有眼!”

她笑呵呵坐回王位,“传令下去,从今日起,设宴三日,普天同庆也!”

“诺!”

“寡人毕生有两大忧,这一便是秦王,二则是赵姬。如今,一忧已除……。”赵王说到这,脸上再不见欣喜,“这二忧该如何是好?”

她可以熬死秦王。

但熬不死赵姬。

赵姬如今也就不到三十岁。

而她已经半截入土。

而且最近身体也不行了。

原本还以为会比秦王先走。

没想到苍天有眼。

终于熬死了秦王。

可赵姬……。

只能希望后世之君能够解决。

赵偃此子表现不错。

有勇有谋,知礼而明节。

如今太子受困于秦国。

让这个赵偃继承王位,也算不错。

可惜,赵偃虽然有些小心机,但不足以与赵姬为敌。

而赵国如今也没有治国之人才。

也就是毛遂,算上一个忠君之人。

其他官员,贵族世家,皆投奔了赵姬。

赵王室的权力已经被架空。

赵王坐在王椅上,脸上不仅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反而有些垂头丧气。

宦官看到这一幕,当即询问道:“大王为何而忧?如今,秦王已死,难道大王不高兴吗?”

赵王看了宦官一眼,然后叹了一口气,“秦王死,寡人自然高兴。可是现在...哎……说了你也不懂。”

她好似想起了什么,“去将毛遂与廉颇请来。”

“诺。”

毛遂与廉颇赶来。

赵王对两人说道:“如今秦王毙,秦国大军不敢妄为,寡人想趁此时机,攻打秦国。尔等以为如何?”

两人相视一眼。

齐声说道:“大王,不可。”

“为何不可?”

两人心想。

赵王难道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吗?

虽然兵权掌握在赵王手中。

可粮食掌握在赵姬手中。

这打仗打的是后勤,打的是补给。

没有赵姬的同意,这仗压根就打不起来。

再者,也不敢去打。

倒不是怕了秦国,而是怕赵姬。

代侯许寇原本的五千兵马,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规模已经扩充到了一万。

一万人皆是全身覆甲,配马匹。

精锐中的精锐!

可以这么说,在赵姬不计成本的培养下。

这一万人可以在二十万大军中,横冲直撞,七进七出。

重装骑兵,就等同坦克。

也就是说,赵姬手中有一万辆坦克。

但这也有很大的致命弱点。

首先便是烧钱。

要不是赵姬现如今富可敌国,也养不起这一万人。

可以这么说,每个士卒,都与真金挂上等号。

第二便是马匹。

这些重装骑兵,胯下的坐骑,皆是西域上好的宝马。

普通马可承受不住这重量。

第三是体力。

无论是人还是马,都经不住长时间的战斗。

在二十万大军中横冲直撞,七进七出只是理想状态。

实际上,能冲两个来回,就已经是超常发挥。

第四便是产能。

虽然铁的质量,在范奇与卓子央,以及欧冶子与赵姬的共同努力下。

已经比普通青铜器更加坚硬与耐用。

尤其加了动物骨头后,竟然比上好的青铜剑更加坚固。

但产能跟不上。

哪怕是流水线作业,数千人参与制作。

一个月也就只能制作一百八十来件甲胄。

有时候,运气好,也能到达二百件。

兵器,马鞍,马蹄铁皆是如此。

可以这么说,这一万人穿的哪是甲胄?

穿的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在数年的发展中,这支队伍才只扩充了五千人。

倒是辅兵扩充到五万人。

辅兵没那么烧钱。

只是半身甲,配弓弩。

再配一些骑兵,辅助重装骑兵。

也就是说,赵姬手里面,现如今有一万重装骑兵,五万辅军。

虽然人数远远不及廉颇手中数十万大军。

但这支部队,就像一把尖刀,插入赵国的心脏。

不拔出来,赵国迟早就是个死。

而拔出来,赵国直接死。

有赵姬以及这支部队在。

廉颇只能驻重兵在邯郸城内。

时刻提醒赵姬不要乱来。

同时赵燕边境,赵魏边境,赵秦边境,甚至是赵齐边境,都得驻派人手。

虽然现在是攻打秦国的最好时机。

可是能打吗?

敢打吗?

粮食,后勤供应不上。

赵姬这把尖刀,也不得不防。

还有其余诸国也不能不防备。

廉颇和毛遂很想询问赵王。

到底是谁给了她自信,去攻打秦国?

“尔等怎么不说话?到底为何不可?”

毛遂与廉颇相视一眼。

要是把实话说出来,恐怕会伤了赵王的心。

可不说,赵王如果真的兴冲冲去打秦国。

那指定碰一鼻子灰。

廉颇犹豫道:“不如询问一番平泽君?”

“寡人如何行事,何至于询问一个咿呀幼童!”

廉颇和毛遂没有说话。

眼观鼻,鼻观心。

大王如何行事,的确不用询问一个幼童。

但需要询问幼童背后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