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商量盖学堂(2 / 2)
好,好,这是好事呀!曹村长听完开心的嘴都快咧到耳根了。他们曹家村这么多年了,终于要起来了,还是在他的手里起来的,盖起来学堂他们曹家村在十里八乡村民走出去,谁不给两份面子。
这样大牛娘,出工的事,我去跟村里人家说,相信大家没有不同意的。
好,村长叔,只要村里出工的家庭一家一个免费入学名额,还有就是我们在村里的学堂您觉得我们收多少学费合适,还有这请夫子一事,夫子的月银该怎么给…
两人商量着,最后觉得夏呦呦出盖房子需要用的砖瓦物料,工人村里出,只要出工的家庭免费给一个入学名额,全村只要是满6岁,12岁以下的孩子都能来上学,一个月一百文,外村孩子一个月二百文,这个价格对于整个镇子都是没有的,就说小牛和书墨两人上学堂,学费和中午的一顿饭每个月也有几两银子了。收这些钱也是为了村里的孩子都能来学堂,不说都能考上秀才,进士,只要多学一些字,以后不管干什么也比别人有优势一些。外村人虽然比同村人多一些铜钱,但是,这是自己村里盖的学堂,夏呦呦和村长两人相信就这个学费相对于镇上,县里便宜的多了。收来的学费给夫子支付工钱,不够的村里集体出,有多余的也是放在村里的集体账户上。
最后两人商量着,给夫子每个月二两月银,给夫子也要盖上房子,前期找两个夫子就够了,一个小班,教小一些孩子,一个教大一点的孩子。
后期要是孩子多了,夫子可以在找。
还有就是孩子吃饭的问题,村里的孩子好说,中午可以回家吃,但是外村的孩子呢!不可能回村去吃,只能在学堂吃,这样还要在盖一间用于吃饭的饭堂,来上学的孩子可以从家里带粮食来做,也可以交银钱,不过她想大家多半会拿粮食来做,早晚在自己家吃,也就中午在学堂吃一顿,也好解决。
他们又算了一下,村里的人口大概有七百多人,去掉老人,壮年男女,合适来上学的也有大概两百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就是不知道女孩子家里能不能让来上学。
村长叔,家里有女孩子的您尽量也要说服他们家里让女孩子也能来上学,不说别人,你就拿我做例子来说就行。
现在这个年代,大多家里都是重男轻女,女孩子从来都没有地位,在家里长到十来岁就帮着家里做各种伙计,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干的少,但是家里就是不管这些,只想在家里让拼命干活,等十五六岁在收上一笔彩礼就嫁出去,就算是这个女孩白养了,也就逢年过节能过来看一下就算不错了,有些嫁的远的一辈子也回不了几次娘家。
夏呦呦也不好评论什么,作为一个人人平等的年代长大的人,她为那些女孩子不甘,也只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能让她们来上学认字,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村长叔沉思了一会,她知道大牛娘是怎么想的,女孩子没几家人愿意花钱送他们来认字的,不说小的,大一点的每天都要给家里干各种活计,如果送来认字花钱不说家里的活计就没人干。唉,但是他也没跟大牛娘说这些,他只能尽量去游说,希望到时候能有几家送女孩子来学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