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皇朝气运!(求订阅!)(1 / 2)
第127章 皇朝气运!(求订阅!)
尸山血海。
无尽草原。
三天后,一处巨大的军营扎根于此。
数十万大军正在忙着清理战场。
恢弘的中军大帐内。
镇北王高高端坐,一身血渍,眸光明亮,整个人简直像是刚从一处血窟中爬出来的一样,连发丝都被鲜血沾湿,变成一溜一溜的。
他一身甲胄,身躯魁梧,双目紧紧的看着李道,越看越是充满欣赏与震动。
他简直爱死这个猛将了。
老大真是为他带了一个绝好帮手!
一战之下,北蛮五十万大军被击溃!
连带着主将朵儿察也被斩杀!
这是数百年从未有过的功绩。
一直以来,北蛮与大秦之间彼此攻伐,你攻我守,我攻你守,彼此拉锯,很难有谁占到谁的大便宜。
但这一次,他们大秦真是占了天大便宜。
追亡逐北,一路深入十万余里。
斩首不计其数!
沿途所过,屠城绝寨,杀死的北蛮人士也不知道有多少,俘获的各类资源以车来计算,装了不知道多少车。
北蛮,虽处苦寒之地,但同样具有无尽资源。
尤其他们蓄养的灵兽,肉质上好,极其昂贵,对于习武之人具有极大的滋养作用,拿到大秦去卖,每一尊灵兽都能卖出一个上好价钱。
这次单是灵兽就俘获了数十万头。
其次,北蛮生产血参、矿金,都乃大秦稀有之物。
尤其那些血参,对于天契师的修炼具有极大地好处。
一直以来,都有大批的天契师赖在北蛮不走,为的就是寻找血参。
这一次单是血参就被他们弄走了十几车。
这些都是滔天的大好处。
能得到的这些好处,无疑都是李道的首功!
若非是他斩杀朵儿察,他们也不可能赢的这般痛快,一路所过,军心旺盛,所遇敌人简直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全程下来就和真正的屠杀没什么区别。
他镇北王自幼就在军武厮混,从十岁那年就开始行军打仗,到了现在一百八十四岁,从未有过这样的大胜利。
帐篷内的其他人也各个振奋,面色潮红,一个个心中汹涌澎湃,目光看向李道,也都是充满震惊与难言。
就连二殿下也是在心中升起深深钦佩。
这个巨怪,虽然屡次不给自己面子,但是在战场之上简直就是杀神一样的存在。
如此人物,怎么就成了老大的心腹
怎么就没被自己遇到
若是此人被自己所得,将来父亲的镇北王之位必将会是自己的。
“该死,老大真是该死啊!”
二殿下暗暗叹息。
“李道,你立下大功,斩杀朵儿察,建立不世功业,本王一定要重重有赏,我现在就封伱为镇边大将,享受皇朝气运加身,回去之后,我就为你铸印登记,只要父皇那边的玉玺一盖,你立刻就能借助皇朝气运修炼,还有皇朝气运加身,从此百病不生,诸邪逼退,而且从此之后,皇朝之内七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另外我再赐你1000只灵兽,200只血参,再赐你一本【道级】秘籍,为你选一位明师,指点你的修炼。”
镇北王出声说道。
大帐之内,所有人都脸色一变,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很多人眼睛发红,羡慕到不行。
镇北王的赏赐实在太大了。
任何一样,都足以让他们疯狂。
就连李道,也不禁为镇北王的手笔吃了一惊。
这段时间,他居住在镇北王府,对于大秦皇朝也已经不是一无所知。
总的来说,三级皇朝已经有了气运皇朝的雏形,除了皇帝有气运加身,能够封神之外,皇朝之内的官员也同样有气运加身。
官职越高,气运越是隆重。
这种气运强大莫测,往小了说,可以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往大了说,甚至可以保护他们的平安。
任何修炼邪道、邪法的人全都无法伤害他们。
就连外界的刺杀,也无法撼动他们。
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城池或领地内,任何刺杀一旦出现,立刻就会被气运感知,从而反馈给他们,可以说在自己的城池和领地内,各地官员都被强化到了极致。
除非动用一些禁器,瞒过皇朝气运,才能对他们出手,否则即便暗杀,也会以失败而告终。
就像之前的镇北王。
他的领地是燕京城。
他只要站在燕京城内,任何人都别想刺杀到他,能够制裁他的只有皇帝圣旨。
皇帝圣旨一到,皇朝气运就不会再继续眷顾他、庇佑他。
曾经有人刺杀过镇北王,动用了八种禁器,才堪堪瞒过皇朝气运的感知,但即便瞒过了皇朝气运感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也无法奈何镇北王。
现在李道被封为了镇边大将,一旦等皇帝那边确认,他一样会享受气运加持。
而且镇边大将不同于一些县令、知府之类的官职。
县令、知府,他们的气运都只局限于一地。
比如彭城县令,他只能在彭城之内受到气运加持,出了彭城,他只能算是一般高手。
庐城县令只能在庐城之内得到加持,出了庐城,一样不再有用。
但镇边大将不同。
镇边大将,镇的是边关,凡属边关之地都是他的活动范围。
因而镇边大将享受气运加持的范围也更广,更大。
对了,值得提一句的是。
大秦祖上为防止武将作乱,曾经有过明确规定,凡军中武将,不管职位高低,活着时候一律不能享受气运加持,只有死后才能封神。
唯独镇边大将除外。
镇外大将是唯一一个可以活着享受气运加持的。
也就是说。
整个大账内,除了镇北王和二殿下,其他的军中战将全都没有气运加身。
可想而知,镇北王这次送给李道的好处有多大。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只是空头支票。
因为想要顺利任职,还要得到皇帝那边的同意才行。
只有皇帝盖上玉玺,他才能真正享受到皇朝气运。
一旦皇帝不同意,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不过即便如此,李道的其他好处也够大的了。
而且!
对于那虚无缥缈的气运,他异常好奇,不知道能否以此来镇压身上的诅咒。
“多谢王爷!”
李道双拳一抱,声音沉重。
“嗯,李道,一会我会让人将【道级】秘籍先拿给你,你放心,这本秘籍是我精心挑选,专门为你量身铸造,还有我为你挑选的名师,等回到了燕京城,自会让你去见他。”
镇北王挥手说道。
“是,王爷!”
李道回应。
随后,镇北王再次看向了其他将领,对其他将领也进行一一封赏。
一时间人人都得到了巨大好处。
所有人都心中欢喜,齐齐称谢。
夜色降临。
广阔的草原一片幽静。
四周腾起阵阵碧蓝色的雾气。
有种难言的朦胧美,就连空中月亮,也是碧蓝色泽。
这是草原独有的景色,与大秦之地有着截然不同。
帐篷内。
一位老太监满脸笑意,将一本色泽漆黑,写有金色大字的古籍交给李道,“李指挥使,杂家奉命连夜取回了秘籍,这就是王爷为您专门挑选的,乃是我大秦第一炼体神功,您看看是否满意”
“哦”
李道眼睛一闪,接过秘籍,观看过去。
烛龙霸体功!
五个金色大字霞光闪闪。
“大秦第一炼体神功”
李道皱眉,道:“肉身体系不是到了魔武第九变已经断绝了吗这门神功为何能成为【道级】是由何人开创的”
所谓道级是比神通级更强一级的武学。
一旦修炼有成,据说能直指大道。
具有神鬼莫测的威力。
“您说的对,肉身体系确实是到了魔武第九变就断绝了,不过,这门神功的开创者却大有来历,正是当年的那位狂人。”
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出口笑道:“当年那位狂人开创了魔武路子,惊才艳艳,冠绝一时,可惜却在踏入血肉魔神境界时,遭遇变故,身死道消。
但他虽然惨死,他留下的东西却在后来全都被我们镇北王府得到,这本秘籍就是其中之一,一千多年来,曾有无数门派都想得到这门秘籍,对于这门秘籍的猜测与觊觎达到了极致,只是,这么多年却没有任何门派如愿以偿过。”
“是吗”
李道眼神闪动,顿时对这门秘籍起了十足的好奇心,道:“对了,我听说魔武体系充满坎坷,本是一群虚界高手设下的陷阱,那这本秘籍会不会也有问题”
虽然他不怕有问题,但是多问一句,总归没错。
“您放心,王爷既然把秘籍交给您,自然有专门的人指点您,实不相瞒,姚师就是天下间少有达到血肉魔神境界的强者,这么多年来,这门秘籍也只有他看过,等回到燕京城,自会有姚师教您。”
老太监笑道。
“姚师”
李道心中一凝。
瞬间想到了那个神秘莫测的黑衣僧人。
他居然会是血肉魔神境界的高手
“实话说,姚师不仅是血肉魔神境界的强者,他的实力高深造化,在真气境界也达到了常人无法比拟的地步,您能拜他为师,实在是您的造化。”
老太监微微笑道。
忽然他意识到自己有些说多了,当即躬身笑道:“李指挥使,时候不早了,这本秘籍您先看着,咱家就不打扰了。”
“多谢公公,公公请便。”
李道低沉回应。
老太监面带笑意,退出此地。
李道眼神微凝,当即轻轻翻开了这本秘籍。
烛龙霸体功!
一行行信息迅速涌入到他的脑海之中。
中军大帐。
光线微弱,气息压抑。
在屏退所有人之后,只余下了镇北王一条人影,气息萧瑟,模模糊糊,看不出任何表情,正在默默查看着后方新传来的消息。
毫无疑问。
又是从皇城所传。
【皇都密报,十万火急!!】
【一:皇帝已连续三天不曾见过外人,身体已越来越虚弱,大限将在最近几日,据可靠消息,皇帝已发出圣旨,要召诸王进京,疑似要为太孙铲平最后阻碍,前程大凶,王爷早做准备。】
【二:朝堂暗流涌动,多位王爷已经派人秘密进京打探消息,但无一例外,都被香火神与锦衣卫所获,皇帝大怒。】
【三:大儒方啸天已在秘密商议削藩之事,一旦太孙继承帝位,将是削藩开始之时,届时皇帝玉玺落下,王爷将失去气运庇护!】
三条消息,内容很少。
但每一条都足以让镇北王心神汹涌,难以安宁。
他面色一动不动,嘴中呢喃。
“朕的父皇,终究是熬不住了,可是,他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召集我等入京,难道真的是要杀死我等,为太孙扫平阻碍.”
镇北王身躯微颤,心中一抹剧痛传来。
纵然从小便已习惯了父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但此刻看到锦衣卫秘报的消息,依然让他忍不住心中狠狠一抽。
有种难言的失落与刺痛。
从小到大,他拼命地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十岁那年就随军作战,无数次出生入死,在死人堆里打过滚,为的就是能让父皇高看一眼。
但从小到大,父皇的所有目光全都落在自己的大哥身上,所有的慈爱也都给了大哥不管自己做出什么,都永远比不上大哥
他心中不甘、愤怒,无数次的自问、自省.
好不容易等到大哥出事,半途夭折,结果父皇却又把目光全部放在了长孙身上。
对于他这位四子依旧不曾多看过一眼。
就好像除了大哥和长孙,所有的儿子和后代都是陌生人一样。
从小到大,他没有想过父皇任何该有的慈爱。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父皇快要油尽灯枯了,结果他却要在这时,召集诸王进京.
镇北王心中冰凉、恐惧。对于前程出现深深迷茫。
以父皇的手段与狠辣,他毫不怀疑,父皇真的会为长孙扫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