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拍戏又不是绣花(1 / 2)
“嫂子!”
巩丽换好了衣服,正在化妆师的协助下卸妆,顾北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个大大的文件袋。
见着顾北,知道他肯定有事要跟巩丽说,化妆师打过招呼便出去了。
“别来这套啊!”
巩丽瞥了眼顾北手上的文件袋,微微笑着说了一句。
“说好了是帮忙,怎么连个人情都不想让我落下”
顾北把文件袋往桌子上一放,笑着说道:“能来帮忙客串,这个人情我肯定得记下,但人情归人情,有些事必须得办,不多,太多的我也拿不出来。”
说着,伸手将文件袋往巩丽的面前一推。
巩丽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没说话。
她现在确实需要钱,虽然凭借着电影《红高粱》,在国内已经红了,但是,拍那部电影,根本就没拿几个钱的片酬。
相对而言,顾北就要轻松多了。
太多人等着看他的笑话,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万劫不复。
一个全新的故事,他甚至可以抛开剧本,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任意发挥。
“主任,怎么了进度太慢”
沈皇后的戏份已经全部拍完,比预想的要快了很多,当初定下要用一个月,现在还没到三个礼拜就拍完了。
千万别以为手里捧着铁饭碗,就万事无忧了。
巩丽是个有骨气的人,她可不想一直仰人鼻息,所以,此刻顾北送上这笔钱,她只是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拒绝。
剧组刚回到坝上,任大会就拿着剧组的拍摄进度表找到了顾北,说着话的工夫,眉头越皱越深。
当时签合同的时候,巩丽感觉自己的手都在不停的打哆嗦。
后来甘国亮还跟巩丽解释过,没能给她争取到更高的片酬,那是因为她在香江还没有证明过自己,没有票房数据做支撑。
送走了巩丽,《知否》剧组的拍摄工作继续进行。
照着顾北这个速度,也许真的能在年底之前,将拍摄和后期制作全部完成。
80万港币。
巩丽在考入中戏之前,曾在山东某出版社工作过,就那么小小的一个出版社,里面都是山头林立,更何况是央视了。
当时,巩丽也觉得自己赚得有点儿多,被人因为这件事抹黑她的时候,她都不敢反驳。
说完,还朝顾北伸出了手。
前后历时7年才完成,拢共36集。
81年立项,82年正式筹备,83年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来培训演员,84年开机,87年年底杀青,并且完成后期制作,88年春节期间播出。
顾北从来都不是个让朋友吃亏的,更不愿意欠人情。
卸完妆,巩丽提起早就收拾好的行李,待会儿剧组派车送她去机场,下午五点半的飞机,先飞广州,然后从那边出关去香江。
既然有器重顾北的,自然也有看他不顺眼,等着他栽跟头的。
“主任,我不是轻重不分的人。”
顾北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您想的没错,可拍电视剧不是绣,王导用七年拍一部《红楼梦》,那是因为在还原名著,全天下的红迷都盯着他呢,有的人期待,可也有的人等着看笑话,他不能不小心翼翼,尽全力把每一个细节都还原到位,咱们现在可不一样。”
总之一句话,这世界永远都不像眼里看到的那么美好。
呃
“到时候一分钱不要你的,行了吧!”
王福林拍《红楼梦》,整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作为一位创作者,他的手脚都被原著给死死的绑住了,就连后面缺失的四十回,他都要和编剧一起,费尽心思的梳理脉络,尽可能的还原曹公原意。
等到下次再有机会和巩丽合作,恐怕就不是文件袋里那区区五千块钱了。
赶紧岔开话题,今天就算是任大会不过来找,顾北也准备去找任大会。
顾北笑着跟她握了一下:“肯定还有机会,到时候,嫂子记得给我个友情价。”
任大会一愣,看着顾北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敢情他心里想的,人家全都门儿清了。
更何况,陈小旭似乎一直非常抗拒,将林黛玉从她的身上完全剥离开。
顾北真的打算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听了任大会的话,顾北也不禁笑了:“主任,快点儿难道不好吗”
“是我想多了。”
你是喜欢大家叫你陈总,还是叫你林黛玉。
“嫂子,我就不送了!”
要是这样,速度还能被拖慢,只能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了。
“哟!这可不行,能把林黛玉演好就行了,可千万别把自己活成林黛玉。”
陈小旭是怎么回答的
就像《红楼梦》,从立项到与观众见面,前后费了七年的时间,最终呈现出来的,相信不用他多说什么了。
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也没有一帮顾问在旁边指手画脚,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就行了。
只要《古今大战秦俑情》火了,下一部电影,就给她一线女星的价。
原定一个半月要拍完的部分,现在不光能提前结束,还顺带着把沈皇后的全部戏份都给抢了出来。
“慢”
大概是还没从拍摄《红楼梦》的状态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