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丢丢丢(1 / 2)
大会堂,西游主题音乐会后台。
所有参与演出的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海呢”
顾北也到了后台,看到李诚儒,开口询问道。
“我也没瞧见,转两圈了都没找到人。”
李诚儒说着,正要拦下一个工作人员询问,却被顾北给挡下了。
“行了,既然交给大海了,咱们就别跟这儿捣乱了。”
顾北知道李诚儒不放心。
尽管大海已经二十多岁了,可是在李诚儒的眼里还跟孩子一样。
自打入行,每一部戏都是李诚儒盯着完成的,怕的就是大海出错。
曲终,李诚儒走上了舞台,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天底下做父母也都是如此,孩子再大,在父母的眼里,也依然是孩子。
李诚儒还想再说什么,就被顾北拉着走了。
当时杨婕导演是怎么说的
“杨导,许老师!”
许多电视剧投资没有个一两千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但是随着电视剧的场景越来越恢宏,特效越来越精良,观众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电视剧缺少了灵魂。
为了让作品尽善尽美,杨婕导演率领团队走遍了全国十九个省,仅仅是安顿演员住宿和吃饭就不是一笔小钱。
可说出这句话简单,真的要把《西游记》给拍出来,又何谈容易
“许老师,您别紧张啊!今个对你来说,可是大日子!”
然而,《西游记》拍摄的过程有多难,只有像顾北这样的亲历者才明白,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穷,说句玩笑话,当年的《西游记》剧组穷的就只剩下演技了。
归根结底,精良的制作只是电视剧华丽的外衣,观众还是更加渴望看见富有内涵的东西,这也是为何《西游记》至今依然能够经久不衰。
那时的央视资金是真不充裕,连最基本的资金都无法提供到位,小日子的《西游记》虽说情节雷人,但是它却不用面临资金难题,各种场景制作的恢宏大气,还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特效。
“要换他,就先把我给换了,人是我找来的,我觉得他最适合,换成别人我都不满意,要是出了问题,我负责,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顾北也回到了观众席。
这笔巨款来之不易,如果资金再度烧光了,就对不起赞助商的一片热情了,剧组从此之后就过上了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的穷苦生活。
然而,尽管有了三百万元巨款,但是,《西游记》涉及的场景复杂,涉及的人物太多,涉及的特效太复杂,以至于三百万真的用到拍摄当中,也显得捉襟见肘。
比如后来重新翻拍的四大名著,《新三国》雷人桥段不断,《新西游记》形象令人吐槽,《新红楼梦》情节设置不合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西游记》一经播出,立刻引发了国内外的轰动,国内就不必多说了,《西游记》的收视率年年霸榜,即使到了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也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
在休息室里,两人见到了许静清老师,一起的还有杨婕导演。
顾北说的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他知道许静清的心里肯定有怨。
许静清笑了:“我知道,我知道,可就是……到时候上了台,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就这样,杨婕导演一个人抗下了所有的压力,这才有了伴随着《西游记》一起火遍全国的多首传世佳作。
听着熟悉的音乐,一幅幅画面又出现在了顾北的脑海之中,原本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又重新变得清晰。
里面的孙悟空飞天遁地,各种特效层出不穷,令人很是惊奇,因此,这一集的收视率竟然高达89.4%,甚至有人看完一遍之后,还在等着看重播。
馒头、咸菜、喝凉水!
这段时间,许静清已经准备了无数份发言稿,在家里也是每天都在练习,可真到了这一天,没等上台呢,这会儿脑子里就已经是一片空白了。
“大家在今天看到我,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感觉我和《西游记》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啊!有的观众朋友或许还在琢磨,这位是谁啊演唐僧的不是!演孙悟空的更不可能了,总不能是演白龙马的吧”
很快,时间来到了晚上七点半。
央视的领导也因此多次找到杨婕导演,表示要将许静清换掉。
那时候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没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做着怎样伟大的一项工作,即使吃苦也甘之若饴。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游记》早已经成为了一代经典,在许多人的童年里,每逢暑假电视台都会滚动巡回播放西游记,这也成为了一代人经典的童年回忆。
演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