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告别工厂(2 / 2)
第二天更让我失望的是我发现那家工厂完全对ERp实施不重视,就指着咨询公司的人全部搞定,他们直接用现成的就成。好多以前我们眼镜厂文员的工作都是咨询公司自己做,各种需要高层决策确定的东西也是咨询公司自作主张完成的。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必败的结果,于是毫不犹豫地打了电话给经理辞职了。
回到家里,我马上给师姐打了个电话,讲了讲我的情况。师姐叹了口气,告诉我说做ERp实施确实就是这样,服务对象都是工厂,碰到好的工厂还好些,不好的就像我碰到这家一样。尤其是刚开始那几年,跟学徒一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公司派你去哪就去哪。而且做完一家换下家,经常要出差驻点很长时间。安排住宿,加班,应酬这些事情,女人都很不方便。她做了几年,才稍微好些,可以挑条件好些的工厂。另外有时完成一个项目后,不一定能马上有新项目,这时就要待岗休息了,工资相应地也会少不少。
过年的时候,她看到我在兴头上,而且也不一定会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就没有提这个工作的不好之处。现在既然碰到了,她建议我再好好考虑下,尤其我还有男朋友的情况下。
挂了师姐的电话,我把师姐的话告诉了男朋友,接着我们都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最后我俩决定不找ERp实施的工作了,还是尝试在市内找开发工程师的岗位了。就这样我从此告别了工厂,结束了被人叫“阿英”的工作。
在那三年的工厂工作中,我既遇到了高高在上的行业大佬,商业新秀,职场精英,也碰到了卑微如尘的各类打工仔。各种类型的人中既碰到了好的人,也有坏的人,大部分还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那时候深圳大部分都是工厂了,人口基数大,普遍素质都不高,而坏事传千里,所以在每家工厂经常都有各种各样的让人吃惊的事情,让苦闷工作的茶余饭后多了不少谈资。
而那些事情和自己的那些不好的经历都让我对工厂产生了深深地抗拒。导致后面有朋友再介绍工厂相关的工作,都被我一口拒绝了。但是谁也没想到,7年后,我的这几年工厂经验能帮助我摆脱那时的困境,成功进入了oracle公司。
虽然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大家都认为能进公司肯定就不会去工厂。而现在也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进工厂了。但是后来我再回头比较下,才发现工厂的工作比起It公司的工作来说,虽然苦闷些,但是又稳定又简单。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以来,It界的各种内卷,增效降本,996高强度工作,35岁危机等现象让人叫苦不迭。那时我的不少朋友回到工厂做个It主管,反而轻松逍遥且稳定很多。
不过现在的工厂不管从管理水平,员工素质还是硬件条件都比十几年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而本应更宽松,更应多些人文关怀以激发员工创造力的It公司却逐渐变得像循规蹈矩的It工厂,本应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It员工却变成目光呆滞,机械生硬的工人。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