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囧里个囧(1 / 2)
和《疯狂的石头w一样,前世徐争和王保强,黄博合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w,也是留给宋铮印象最为深刻的国产喜剧电影。
前世《人在囧途之泰囧w在前期宣传的时候,就吸足了人们的眼球,等到上映之后,甚至都没有什么前期预热的过程,立刻就展现出一统天下的气势。
可以说《泰囧w一出,那些有关饥饿的,有关人性的,有关历史的,有关哲理的影片们,统统都让到了路旁,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匹黝黑健硕的骏马,嘶鸣着跑向中国电影的巅峰,刷新着中国电影人和电影观众承受力的极限。
神话的缔造,总是在不经意间,吊.丝的逆袭,往往是神话的基本框架,把一个笑话,拍成了神话,就是《人再囧途之泰囧w的另一种解释。
要说《人在囧途之泰囧w如何的成功,自然需要有一个参照系,这样就能更好的理解泰囧和徐卤蛋的成功。
这个参照系,无疑就是前世同期也拿出新作也来凑热闹的票房大腕冯晓刚,他一改以往轻松、调侃的语调,拾起了责任感,使劲儿将眉头紧锁,用冯氏特有的苦大仇深诉说了一段不堪,并且饥饿的历史。
只可惜,制片人买账,观众却没买账,于是制片人苦大仇深了。
冯晓刚可以说是中国喜剧电影标杆式的人物,是电影界的大腕儿,是导演圈中的大佬儿,徐卤蛋在他面前充其量只是个新手,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吊丝,一个稚嫩的雏儿。
可就是这样,观众喜欢看到的,正是吊丝逆袭大腕儿,黑马奋然登顶,这样剧情不仅在电影中屡屡出现,现实中也必须有。
冯晓刚和《一九四二w在票房上的失利,一在于题材,二在于故事,而徐争和《人再囧途之泰囧w的票房神话,同样是一在于题材,二在于故事。
宋铮还记得前世冯晓刚在宣传《一九四二w时说,这段饥饿的历史,中国人不应该忘记,对此,宋铮举起双手,双脚,表示完全同意,毕竟,那段岁月的苦难,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但问题是,难道真的要让观众花一百多块钱,到电影院中去忆苦皆是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祸国殃民,死有余辜?
那这样真的太不讲道理了,毕竟众口难调啊,你不喜欢,就不允许别人喜欢?
你买个鱼香茄子,还非要吃出1949混血北京烤鸭的口感和上海蟹黄生煎馒头的味道,何必呢!
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不用那么升华。
其实《泰囧w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国内的垃圾喜剧那么多,能真正把观众逗笑的有几部?
毕竟,观众才是真正的评委。
当然了,整部电影也的确存在一些瑕疵,一些可供吐槽的地方,比如,在酒店二.逼王宝看清了“特务”是谁,但是没搞清是哪个房间,结果弄的徐朗走错房间这一情节,和《人在囧途w里徐卤蛋因王保强打呼噜走错房间挨打的情节类似,有点儿俗。
在丛林里被蛇咬的这一环节,宋铮觉得不如不要,这个和《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w电影里被蛇咬的情节很像,有点儿抄袭的感觉。
另外宋铮感觉在泰拳的那一个环节,徐朗高喊“泰国传奇”,真心的很恶,而且王宝以徐朗的肩为踏板,踢下去那一脚让人感觉奇怪,感觉像是维亚没弄好。
还有徐朗看了王宝的信而引发对王宝的愧疚,以及自身的反思的相关情节,的确是稍微有点儿过了。
还有就是最后范小爷的出现,很多人说是一个亮点,可能由于宋铮本身对范小爷不是很感冒的原因,觉得范小爷的出现,让他觉得有点儿搞。
当然,对于一个喜剧片来说,这些情节上的瑕疵都是可以不用那么在意,不影响整体影片的喜感。
总的来说,徐卤蛋前世还是凭借着《人在囧途之泰囧w这部电影一战成佛,这是宋铮很期待的,但是,在卤蛋被开光之前,宋铮也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不能让徐争心里的那匹野马跑的脱缰了。
前世,《人在囧途之泰囧w大火之后,人们对徐争的期待也多了起来,对这个题材的期待也多了起来,任谁都能感觉到,这个路子的潜力还远没有挖到最高点,泰国可以去,世界各国不都能走走吗?
然后就有了后面的《港囧w,只是这次囧的不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而是徐争自己。
坦白讲,徐卤蛋后来拍的《港囧w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娱乐大片,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观众对于本片的失望之情,是远大于惊喜的。
宋铮前世也是怀着对徐氏喜剧的满心期待走进了电影院,然后带着三分满意,七分失望离开,在他看来,《港囧w最大的问题有三个方面,每一点都是致命伤,加在一起后电影呈现什么面貌也可想而知了。
第一点就是徐卤蛋想在这部电影里表达的东西太多了,青春的执念、初恋、中年危机、梦想、港片情怀、动作、香江音乐、家庭矛盾、亲情绑架、惊险、反转、堆笑点、荤段子,等等等那么多种元素糅合在同一部电影里,但徐争本身并没有足够驾驭这些的能力,所以搞得生硬又尴尬。
《泰囧w以超级黑马之姿拿下华语片影史票房冠军,处.女作就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一下子把徐争推上了神坛,站在珠穆朗玛的山尖上。
赚钱赚成这样,续集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徐争也知道全国人民对他是怎样的一种期待,所谓高处不胜寒,下部电影必须要有很多很多惊喜和笑料才能让人满意,不然的话,汹涌的骂声也必然是空前的,正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所以,徐争选择了十分讨巧的港片情怀,初恋情怀和心灵鸡汤三大利器,全都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再加上时不时就插两句最经典的粤语歌,每次想开骂的时候,回忆里最美的歌声入耳,瞬间就舍不得张嘴了。
徐争如意算盘是打得很好,简直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可惜,徐争作为一个新人导演还并没有足够把控住这么多元素相结合的能力。
所以,几次从搞笑的随性场面转折到要表达感情,或探讨严肃社会问题或人生意义时,显得非常僵硬和不自然。
另外,片中插入了不下十首的粤语老歌,每首都是曾经广为传唱的经典,意图时不时勾起观众们的情怀。
宋铮自己也承认有那么两三首插曲确实到位,也有感动到他,但是其他大部分都显得刻意、生硬,讨好的意图十分明显,让他对插曲的印象也变得很不好。
第二点是主演阵容低于期望值,而他们的表演也十分糟糕,配角的一众香港脸熟演员们是尽到了本分,葛民会、李璨臣、林学、苑琼单等等,甚至包括王京,都以自己经典的形象出现在电影里,达到了怀旧的目的,让港片迷们很受用,但也仅此而已。
主角们的表演就无法直视了,徐争还是一如既往的倒霉蛋形象,虽然没有突破,但是还算过得去,除非观众看烦了。
超模杜娟老老实实的担当了花瓶的作用,徐争是没有挑错人,她的气质和本身的角色很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