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夜宴试映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夜宴试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亿两千五,《宋家皇朝w的这段平行剪辑,胜在气氛拿捏得当,结尾干净利落。

而《夜宴w的平行剪辑,两个场景的对比非常深刻,但结尾不够精致,略显拖沓。

对于杀机重生的《夜宴w,支线情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遗憾的是,影片几乎没有支线,完全就是一根筋。

就好像在看一部纪录片,而不是艺术片,单线式情节使得影片的节奏张弛无道,同时悬念尽失,更难以得到震撼的结尾。

如果让宋铮来处理的话,肯定会在主线之外,延伸出多条支线,宫廷的勾心斗角,自然会分裂出不同的利益集团,应该用支线来体现这些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甚至可以采用两条或三条主线的方式。

比如最简单直白的《指环王w系列,多线索可以大大提高影片的观赏性,籍由更多种的可能,为观众带来悬念迭起的剧情。

而在冯晓刚的这部《夜宴w里,主体基本都是宫廷的阴谋,完全是权势与智力的角逐,《夜宴w的硬伤也正在于此。

继承其单线式情节的乏味,简单弱智的阴谋设计,给本来就平淡的剩菜,再泼上一碗凉水。

无论是婉后的下毒,还是殷太常的黄雀在后,都显得刚愎自用,不光是轻敌,更轻视观众的智商。

如果一切都能重来的话,宋铮一定要建议冯晓刚和本剧的所有编剧先研读古龙先生的大作,再观摩《暗花w,《非常嫌疑犯w,《七宗罪w等影片激发灵感。

无论是阴谋的精巧程度,还是阴谋的展现手法,抑或阴谋的严谨闭环,都值得内地阴谋片的有志之士借鉴。

影片结尾处,婉后被刺的场景,想必是煞费苦心的设计,刺客一直没有露面,而凶器很像是无鸾的短剑,在刺杀成功之后,刺客将短剑扔到水池中,最后镜头俯拍水池,这里是一个定机位的长镜头。

这个长镜头看似冗长,其实很有意味,当短剑落水时,水面的浮草散开,没有任何规律,但当浮草稳定的过程中,渐渐的水池呈现出一个面具图案,这个图案呈现不久,浮草进一步运动,又恢复原来的无规律。

这个结尾,仿佛在暗示刺杀婉后的就是无鸾,当然,无鸾已死,那么也许就是无鸾的党羽。

宋铮确实很欣赏结尾的这份良苦用心,但放在《夜宴w里,着实画蛇添足。

结尾往往是影片画龙点睛之处,这里的着墨非常考究,少一分则虎头蛇尾,多一分则臃肿累赘。

婉后被刺的这个情节点,能否推动影片的整体剧情继续升华,是个关键,如果不能,少一分其实更好!

因为婉后本就是个人格复杂的女人,她向往权势又多情善媚,真正可谓“爱江山更爱美男”。

影片的结尾,婉后被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她已注定孑然一生,孤独终老,结尾处,她得意的神情,丝毫掩盖不住那份失落与惆怅,她究竟得到了什么?

对于一副行尸走肉而言,生或死已经不重要,《夜宴w又何必多此一举,把短剑插入死人的心窝?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电影的立意,简单说就是电影的中心思想,直接决定着影片的层次,那么《夜宴w的立意是什么?

想要传达出什么?

想要给观众留下什么?

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暗示,这使得宋铮看罢感觉索然无味,仿佛看完一场闹剧轰然散场而去。

再仔细想想,《夜宴w是什么?

这个称呼似乎也有点文不对题起来,从头看到尾,似乎夜宴仅仅就是影片高潮的场景罢了,并非影片的主旨。

而且这个最后场景也缺乏必然性,故事的高.潮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早朝时间、午饭时间、或某个礼庆的日子。

冯晓刚自己说《夜宴w的想法来源于《哈姆雷特w,但是,宋铮真的怀疑冯晓刚到底有没有真正读过《哈姆雷特w原著,如果没有的话,他真的建议冯晓刚研读一遍,然后,把握其精髓再来构思《夜宴w,行似容易神似难。

西方人的东西倘若难以把握的话,那中国的《雷雨w总可以吧?

立意明确以后,影片的所有素材都要围绕着这个立意服务,尽量避免陪衬喧宾夺主的尴尬,倘若立意独到,就肯定能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

而冯小刚却连中心思想都没确定出来,这玩意儿甚至可以说,连小学生的作文都不如。

另外,整部电影还存在着几个致命的硬伤。

首先,作为古装片,《夜宴w的开头和结尾不约而同的出现舞蹈,其中无鸾与婉后还争论过舞术境界的话题。

然而这些舞术的引入,并没有很好的推动剧情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影片的节奏。

这些舞蹈所要传达的精神,与《夜宴w的立意一样的混沌不清,就仿佛一道不合时宜的凉菜。

对于舞蹈,冯晓刚首先应该考虑到大部分观众都是外行,应该简单直接的传达出舞蹈的精神,同时这个精神应该与影片的立意是相对统一,或者互相反衬的。

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应该尽可能压缩舞蹈的戏份,另外,无鸾的“面具论”,即戴面具的舞蹈,才最能考验舞者的表现力,缺乏实际剧情的支撑,显得很空洞,难逃假学究之嫌。

再有就是,袁八爷排出来的武戏虽然很精彩,可是在整部戏里,武戏也未免太多了吧!?

一部刻画宫廷斗争的影片,也硬生生的加入功夫的噱头,诚然,影片中有部分战斗场面,比如刺杀太子、殷隼救驾非常精彩,但这都应该是属于普通的军事格斗,完全没有必要披上武侠的外衣。

更何况一部偏重阴谋的宫廷戏,也不该把无鸾、婉后都设置成武林中人吧!?

说到底,在《夜宴w中,功夫应该是恰到好处的下酒菜,而不该成为腻味的红烧肉。

参考《指环王w的格斗模式,主角阿拉贡、金历、精灵王子等,哪个不是一刀一剑的砍杀敌人,采用军事格斗代替“飘逸”的武侠风格,不要动不动就搞轻功、飞檐走壁什么的。

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整部电影剧情,主题的硬伤,还有一些则是直接挑战观众的智商了。

在竹城中羽林卫追杀太子的那段戏中,陪太子跳舞唱歌的那帮人大概是为了掩护太子逃走,面对杀气腾腾、冷装劲甲的黑色武士和寒光闪闪的刀枪,他们竟然一边面对着残酷的屠杀,一边跳着怪异的舞蹈,直至如凋谢的花瓣般躺倒一地。

这些人都穿着白衣服,带着骷髅般的白面具,要掩护太子逃走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满山遍野的跑。

大家穿戴全是一样的,看那些穷凶极恶的羽林卫追谁去,如果这样处理的话,又紧张,又刺激,又有悬念,一点儿不伤冯大炮的悲壮初衷,看起来还更像大片,也省得太子无鸾蹲在水里头憋气玩儿。

婉后似乎是个妖艳受宠,又很懂武功的女人,不知为何她非要说她是个无助的女人。

她的剑术似乎比太子无鸾还稍强那么一点点,可为何要委曲求全,作践自己?

她要真不满意的话,完全可以趁厉帝不备,一刀拿下,何必凄凄惨惨的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奈无助的样子?

既然能“凤目生威”,那她就有的是机会取“叔叔”的首级,也不必后来苦心孤诣的下毒,更不用在事情败露后又大呼“阴太长”帮忙。

拜托,太长卿离皇上太远,她自己一伸胳膊就能够到历帝了。

还有,历帝既然决心要除掉太子,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遮遮掩掩?

真就没有任何借口和机会?

相比之下,宋铮倒更欣赏杀伐果断的李世民,气势汹汹地带兵发动玄武门兵变,直接杀了他兄弟,再逼他老爸让位。

手上有兵又谋朝篡位的帝王似乎不必这么羞羞答答,反倒是使用更直接而严厉的手段令太子险象环生更刺激、更吸引人一点。

而太子似乎并不追究在竹城中血腥追杀他的羽林卫是受何人指使,反而不被历帝知道地随意出入宫中的任何地方,苦苦探究他父亲的死因,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危险。直至在历帝面前与羽林卫表演剑术而险象环生,把生死之战当成了演戏。

婉后在太子临危时冒着可能触犯历帝的危险救了太子,并“一语中的”后,历帝仅是草草杀掉持真剑的羽林卫后散场。

整个情节简单得莫名其妙,大片没有大片应有的气势和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剧情,编剧似乎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呓语中。

还有就是,进宫面见皇上时可以带刀的吗?

当幽州节度使裴洪讽刺阴太长时,阴损即刻准备拔刀相向,这tm也太假了吧?

早的不说,秦朝的时候就有严格的制度,任何带兵器上殿者,无论理由多么充分,都是杀头的死罪。

所以荆柯可以放心大胆的追着嬴政满地跑,差点儿就得手了,而下面的卫士却无人敢上来救驾。

是不是很多年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改革开放了?可以随意在皇上面前拎把刀子,杀掉一名朝廷的重臣了?

既然如此,那么如果阴损或是别的什么人想杀掉皇上的话,走前几步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另外,青女为什么可以穿越羽林卫和御林军的重重关卡,带领一帮蒙着面具、未经任何盘查的人进宫,打断宫中筵席,强烈要求表演歌舞节目?

她老爸也做不到这点吧?

而她带来的这些人中,居然还居然夹带着一个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带着利器的太子。

最让人不解的就是,历帝为何要自己服毒?

他没有任何危险,倒是太子被众多羽林卫挡住而面临绝境,此时背叛他的女人正在大声喝叫太长卿动手,太长卿不敢动手并厉声责骂她,此时的历帝已经完全立于不败之地,照着正常逻辑推演下去,邪恶的势力该大结局了。

历帝能毒杀自己的亲哥哥,难道却在侄子面前唤醒了良心?

然后喝下背叛自己的女人给自己倒下的毒酒,这一结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逻辑吗?

还有道理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