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1 / 1)
第二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慕癞也渐渐平复了面对领袖时的紧张激动心理,可以很理智地与毛相处,探讨问题。遇到这个忠实的听众,担架“三人团”偶尔也会停下对五次反围剿的思辨,与张慕癞开开玩笑,了解一下普通官兵对当前军事形势的认知与看法。张慕癞虽然知道长征的具体走向、蒋委员长大部分的军事部署、毛委员马上就要在遵义会议上确立领导地位,可这些都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不但没人信不说,一旦一一验证之后更是裤裆掉黄泥,抖落不清了。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极其隐晦的把信息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不经意的话语里。即使是这样,他新鲜的话语、朴素的思想、新颖的想法再次让三人刮目相看起来。
最重要的是,张慕癞旗帜鲜明的提出应该让毛来领导红军,而不是博谷、李得这两个军事文盲来瞎指挥。这话深得三人之心,于是这个小团长很快又多了一项任务,在行军宿营之时借助警卫师的身份,负责串联朱老总、周副主席、以及各个军团长,担当起了联络员、传声筒。这个任务正中张慕癞下怀,一是可以提升在担架“三人团”眼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日后华国诸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混个脸熟,将来肯定会受益匪浅,因而在旁人看来自掉身价的通讯员工作张慕癞却做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同时他虽然不会抽烟,却收集了不少卷烟提供给毛委员,这可是手执一缕,连绵不绝的主儿,得保障供给。
穆森又看不懂张慕癞了,迷惑的眼神总在他身上来回巡视着,在尽到自己警卫职责的同时,偷偷问徐老爹道:“老爹,你觉得团长最近是不是有些怪呀?好好的团长不当,净干些通讯员、勤务员的事情,连国术都不怎么教我了?”徐老爹没那么多想法,很是白了穆森一眼,道:“平时这样那样崇拜团长,现在又说团长怪,你咋变的那么快呢?好好保护好慕癞团长,少操点心,对你有好处!”穆森在徐老爹这里吃了瘪,看到周围战士们一副看笑话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只是贴身保护张慕癞更紧了,让张慕癞有些诧异,这话唠怎么最近变成闷葫芦了,还这么粘人?
有了充分的思想和物资准备,这个在当前红军眼中看来山高难行的老山界很快被中央红军征服在脚下。张慕癞这个后世男特地被连夜送到了毛泽冬的手上。毛看了觉得敌情非常地严峻,如果中革军委,中央红军所剩的五万多红军在通道继续北进湘西,按照原来的方案走,势必又会重蹈湘江的覆辙,这五万多红军有被gmd消灭的危险。
黎明之时,冬雨停歇,太阳渐渐升起,通道小城迎来了一轮难得的温暖冬日。一大早张慕癞就陪同毛拿着二局破译的电报找到周嗯来,激动地力阻红军北出湘西。周副主席示意张慕癞给毛倒杯水,安慰道:“润之,先别激动,你身子还不见大好,喝口水冷静一下。这个电报我也看过了,已经转告全军。放心,不会再任由他们瞎指挥了!”毛委员刚坐下喝了口水,随即又站起来说道:“嗯来同志,敌情紧急,时不我待,我建议立即召开一个临时碰头会,讨论一下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张慕癞精神一震,来了,多日以来自己的串联能不能产生效果,这就是个验证的机会。“好,请小张团长辛苦一下,亲自通知参会人员,会议地点?”周沉吟一下,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图,指在了一处地点。
当天距离湘西小城通道三十多公里外的县溪镇一片寂静,警卫师一团负责警戒任务。应毛的要求红军领导人齐聚恭城书院召开了紧急碰头会。建在老县城东南山丘上的恭城书院,是华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登上二十多级台阶,就进入到书院。院内宽绰犹如别墅,一人多高的青砖院墙,层层舒卷的飞檐,重叠的阁楼,在小县城区域内显得巍峨气派。
参加这次会议的一共有七个人:博谷,华共中央总负责人;李得,中革军委军事顾问;周嗯来,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也是“三人团”的成员之一;朱得,红军总司令;还有张文天、王佳祥。毛泽冬受周嗯来的邀请,来列席这次会议的,坐在边上的一个位置,还不能正式入席。
张慕癞亲自带领警卫连守在门外,听见里面不时传来的争吵声,暗道又见证了一段被隐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