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撤退(1 / 2)
同样信心满棚的彭脱二话不说,催着大军就赶到了王家坡前。小 说 面对着王允的大阵,彭脱黄邵张半仙荀彧荀攸等人在阵前勒住马,认真地打量起王允的阵形来。
彭脱是个穷人家出身,没怎么正经读过书,也没怎么正经做过事,整个个二流子。仗着身武艺,在江湖上小有名气,这才能在太平道里混成个人物,成为黄巾军的方领。他没有读过兵书,更不知道什么阵法,当看到王允的阵形后,还真被王允的阵形吓住了。
“张先生,王允这是摆得什么阵”
与彭脱恰恰相反,张半仙读过很多书,但是没有彭脱那样的武力。他当然知道王允摆的什么阵,不过他并没有急于说破,而是装摸作样地端视了好会,才不紧不慢地告诉彭脱。
“王允这是摆的方阵,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而且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这叫做薄中厚方,虚张声势耳。”
彭脱听到张半仙如此说,心下大喜,自己真是请对了军师,要是波才早请个军师,也不至于干出依草结营的蠢事。他可是听说过,识得阵形,差不多就能破得此阵,立即向张半仙讨教。
“张先生,我们如何破得此阵。”
张半仙看着王允的方阵,立即就明白了王允的心思。其实王允就摆了个普通的方阵,这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王允为了迷惑彭脱,搞了个薄中厚方,就是说中间兵力少,边上兵力多,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兵力特点布阵的。
王允的兵力,以豫州官兵为主,还有众多的汝南乡勇。豫州官兵经历过阵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可是人数较少,不得不集中布置在中间,以便于随时机动。而那些汝南乡勇,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象样的战斗,只能把他们排在外围,充当替死鬼。
应该说王允的布阵是非常正确的,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这是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那些汝南乡勇基本上只有长枪,把这些长枪手放在前面,能有效地杀死冲上来的敌人,给敌人以最大的消耗。
张半仙之所以仔细端祥,就是在寻找王允的破绽。不得不说,这个王允还是很会用兵的,连张半仙也有点佩服了。不过,当看到那些汝南乡勇时,张半仙露出了笑容,他终于找到了破敌的关健。
“两位将军,调集所有精锐,身着盔甲,手持盾牌,排成锥形阵,正面突破,官军必败。”
锥形阵就是把前锋排成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也是最般的进攻队形。
黄邵听,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很多事情不说你不知道,旦说穿,你才现,原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竟然这么简单。黄邵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的脑子并不笨,他把长枪挥,哈哈大笑起来。
“以为什么玄妙阵法,原来不过如此。管他什么阵法,集中几万精兵,硬冲就是了。皇甫嵩朱隽的朝廷官军不也是排了大阵吗,还不是被我们冲破他阵法再好,也只有七万多人,我们十万人马,拼命硬冲,我就不信冲不散他的阵法。”
彭脱狠狠地瞪了他眼,别人说,你就明白,还不屑顾,别人不说,你怎么不知道呢彭脱没有理他,立即命令调集精锐,迅组成了锥形阵,把大刀挥。
“击鼓,进攻。”
“咚咚咚”
黄巾军所谓的精锐,就是彭脱黄邵的直系队伍,自黄巾起事以来直跟着他们,大多是些妄命之徒,当然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每次打仗,冲锋陷阵的总是他们。战鼓响,就呐喊着冲了上来。
“射箭”
官兵的将领高喊着,射出排排箭矢,虽然有不少的黄巾军士兵倒下,却还是冲了上来。为了活命的黄巾军士兵们,在黄邵的带领下,呐喊着冲了上来,没有任何阵法,也没有任何章程,只有拼命的勇气,完全象群不要命的疯狗,朝着官军扑了上来。
在有效的射程内,如果进攻方的士兵加冲锋,留给弓箭手的时间般是射不过五箭的。当然,经过特殊训练的例外。很快,黄巾军就冲到了豫州官军的阵前。
就象张半仙预料的那样,就在短兵相接的瞬间,汝南乡勇先崩溃了。王允忘记了个基本的道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再完美的阵法,也是靠人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将士,任何高的阵法都将是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