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脱颖而出(5更求月票)(2 / 2)
姚文治是何等聪明之人,只一看第一句,便猛地神采飞扬地道:“妙啊,妙不可言,这等心思,真是罕见。”
其实不用往下看,姚文治就知道此文的主旨是什么了,这一定是支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可是这个考生呢,却绝不从加赋入手,也不说什么山川河流,至于什么河堤的修筑,更是提也不提。
只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彻底地破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
这句话,但凡是读过书的人,谁会不知?
可偏偏,它却破题了。
我们这些读书人啊,不能只想着自己,该想着别的老人。
这是读书人的责任,也是义务。
毕竟,儒家的根本是什么?在兵部乃至于礼部,都在讨论着这件事,因为从来没有过文举人考中兵略榜第一的,如此一来,那么他算不算武举人呢?
这……其实都是太祖高皇帝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啊,是碍于是祖宗之法,大家想改,却又改不得。
结果……一个陈凯之,直接引发了一个极严重的问题。
若是陈凯之高中了,他到底算是文进士,还是武进士?
这可不是小事,朝廷讲究的是约定成俗,有些东西不便写入律法,所以凡是什么事都有了先例,如何处理,至关重要,因为以后再出现这等事,都是依循前例来处理的。
陈凯之考完珠算后便又直接回到了家里,这才刚到家,刘梦远和邓健二人也正好一道回来了。
见了陈凯之,二人则都用一种奇怪地眼神看着他。
陈凯之被盯得浑身不舒服,怎么……脸上有花吗?
“凯之,走,里头说话。”刘梦远朝陈凯之颔首。
邓健则朝他挤眉弄眼,待到了饭厅里,刘梦远跪坐下,捋须道:“凯之,今日是廷议的日子,你可知道吧?”
陈凯之点头道:“每月初一十五,俱都廷议,学生自然清楚。”
刘梦远叹了口气:“今日廷议,议的就是你的事。”
“啊……”陈凯之吃了一惊,至于嘛,文武百官,专门花了一天时间来研究他?他是猴子吗?
邓健性子急,已经忍不住了:“是你兵略第一的事,现在已经分不清,到底你是文试还是武试了。”
陈凯之则是一笑:“这不怪我啊,太祖高皇帝的祖制里明文规定……”
刘梦远压了压手:“知道,知道,这祖制,老夫早就烂熟于心了,所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今次朝中所争议的,就是祖宗之法和现行的律令,这其中冲突不小啊。群臣各抒己见,以至于廷议结束,竟还没有理清头绪。”
陈凯之不禁咋舌,有这么夸张吗?
虽然陈凯之知道,古人是最讲究名正言顺,一旦条文有任何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波,可……
就因为自己打破了这个默契的规则,就引发这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