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传说中的油田(1 / 2)
德国进攻丹麦打的顺风顺水,可在挪威的进展让世人大跌眼镜。
4月9日,挪威战役的第二天,德国海军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巡洋舰“柯尼斯堡”号、轻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驱逐舰队的旗舰“威廉·海德坎姆”号和4艘运兵船沉入了海底。
随后几天,德国军队虽然成功登录挪威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可随着英法联军的介入他们正一步一步的陷入僵局。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战争扩大到整个欧洲已成定局,这仗闹不好要打上个几年了。
一战的经验告诉大家,战事越持久对物资的需求量越大,尤其是当英德法三家开始撕逼的时候。
德国人的处境比上次大战时要好的多:没有疯子皇帝的瞎指挥,没有奥匈帝国拖后腿,强大精悍的军队,最重要的是,他们和苏联人是盟友,用不着两线作战。
这仗不打成烂仗才怪!
英法两国的股市在跌,英法两国的国债在跌,唯独各种和战争有关的期货在涨价,每天价格都在创新高。欧洲人的血肉养肥了各个国家的资本大鳄,所有人都大口大口享受着这难得的盛宴,空方的惨叫声在月球上都能听的见。
德国进攻受挫和英法两国向挪威增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纽约,各种与战争物资价格的开始疯涨,交战双方每次碰撞与增兵对市场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于璐兴奋的脸通红,账面上的盈利已经超过了是那位大独裁者亲自拍的板。眼见都成世界第五大强国家,自己的地盘上连个像样的油田都没有,墨索里尼非常的不爽。
远在柏林的希特勒比墨索里尼还要关注石油开发的事。全世界就那么几个主要的石油产地,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和中东都是英、法联盟那头的,意大利的那点产量他们自己用都不够,德国人需要的石油只能靠苏联和罗马尼亚。
和苏联人迟早得翻脸,不提也罢。可罗马尼亚就不同了,他们现在还在坚持中立,对伦敦和柏林两头都不得罪,出产的石油只卖给出价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