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刀枪入库的后果(1 / 1)
有钱好办事,曹二宝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价钱给的足,今年的冬装质量非常好,而且交货时间比预订的提前了一个礼拜。连以上军官一水的呢子大衣,排长和士官的大衣都是帆布面、羊皮内里,就连当兵的大衣都有六斤重。
穿着既暖和又体面的新军装,弟兄们虽然见多了赵老大的阔绰,可是还是忍不住腹诽两句:年年冬装都重做,实在太败家。
不过旧被服也没有浪费,由于部队训练量大,不少弟兄去年发的衣服都是补丁打补丁。此等宝贝这会正好派上用场,孤儿院的孩子有不少十三四岁的大孩子每人领了一套。给他们的活也简单,晃悠!
保安团也好,正规军也罢,没有哪家是一水的青壮,只有老老少少都有才是常态。陕州和河北岸的军营里都是他们的影子,二十几个机灵的小子还有秘密任务,“偷营地里的东西”给大家换零食吃。据说这还是雅格布参谋长亲自安排的!
前几天,第三军的防守张村镇的部队出了大事!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由于之前的胜利,所有人都以为日本人远在了,陕州这边又不是一点进项没有。农场不算,潼关北面新修建的水泥厂还有个把月就能正式投产,估计每年的利润至少能满足陕州这边三四个月的军饷。
放着到手的钱不赚,弟兄们多少也觉得变扭。不过赵老大的话就是军令,想不明白也得执行。再说了,人家队伍过的是什么日子?要不是民团帮衬着,守运城的队伍都得饿肚子。自家吃穿不愁、每月关饷,不去和人家争那点豆腐钱也是应该。
队伍现在算得上是家大业大,每天开销如同流水一般。以前要为第四集团军和三十六集团军协饷,现在因为换防的第五集团军和十四集团军有池盐收入,虽然队伍扩大了不少,可开销倒是没怎么变化。
让曹二宝惊奇的是,每个月从东川汇来的军费虽然没变,可队伍上每月吃鱼吃肉的次数明显比去年多了一半。找来后勤的人一问才知道,东川每个月通过索伯特银行汇来的是美元,这帮犹太人在都是通过上海分行换成法币后才转交给部队。要知道法币天天都在贬值,这两天已经跌到三便士换一法币,足足比去年少三成多。
当家不易,虽说赵司令家大业大,弟兄们日子过的送快一些倒也没什么,可是把人家当成傻子来坑就实在说不过去。几个老弟兄一合计,联名给赵诚去了封电报,不为别的,给当家人提个醒。
赵诚的回电第二天才到,之前也有人跟提过,不过因为家里的事情实在太多,也就没怎么注意。财帛动人心,要是因为钱在闹出其他事情就不好了。处理方案很简单,每个月因为汇水多出来的部分,三分之一由曹二宝他们自行支配,剩下的部分依旧用美元或者英镑存起来,等抗战胜利后由弟兄们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