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一人对抗写意派(1 / 2)
那件作品可能是秦淮的心血之作,因此尤为珍贵,不轻易示人。
阎老先生心想,大概是这样,既然如此,他就不强人所难了,转而继续另一个话题。
今天,阎老先生来展览会,实则是受邀来为后辈们传授核雕理念。
正好趁着秦淮举出的三个极佳实例,把这些年所推崇的理念讲出来。
“总而言之,核雕写意是核雕价值的最大体现!希望诸位核雕师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掌声雷动,显然都在赞同阎老先生的写意理念。
人群中,只有一个中年男子默默的咬紧牙,一声不吭他的理念,和阎老先生完全相悖。然而他人微言轻,比不上阎老先生有分量
提出反驳意见?
应该会被口水淹没吧?
他踌躇了。
“好了,我要说的不多,你们互相交流切磋。”
看到众核雕师们一派受启发的样子,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舒展,后辈们愿意学,核雕一定会有走到巅峰的一天。
阎老先生挥挥手,任一群核雕师们三三两两的交流,让它们通过交流,将各种创意、理念碰撞出火花。
“谢谢阎老先生指点,也谢谢这位先生的点评。”
青年还不知秦淮什么身份,但不管什么身份,说一句先生是没问题的。
“这是你的福气啊,秦淮小友把核雕最精髓的理念告诉了你,而且没有藏私。
你悟透了,再勤奋打磨技艺,成为核雕名师只是时间的问题。”
阎老先生补充道。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
阎老先生当年在不少高手名下当学徒,他们也都有不传的技艺
甚至有几位师傅,宁愿把技艺带进坟墓,变成一掊黄土,也不愿外传。
现在的金陵核雕圈中,也有藏私的风气。
而秦淮不吝赐教,胸怀大度的品质,倒显得尤为珍贵。
方才的三个创意,随便一件拿出来,都足够惊艳,一般人还真舍不得公之于众。
而秦淮却拿出来了,这便是宗师风范。
可能以秦淮坦荡荡的胸怀,压根就没在意这点小事。
阎老先生越看秦淮越觉得顺眼喜欢。
宗师是核雕圈领头羊,一位宗师的胸怀是否宽广,很大程度影响了圈层的繁荣程度。
如果一位宗师的胸怀都非常狭隘,那么下面的一群核雕师们,也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力不从一处使,那繁荣发展,便无从说起。
“你们先忙,我和小友一旁走走。”
阎老先生挥退周围跟随的后辈,而秦淮在阎老先生左侧搀扶,商雅在右侧搀扶,走走停停。
众人都开始明白,秦淮果然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今年的核雕展览,比历年规模都大。”
阎老先生欣慰和蔼的笑了,一边说话,一边半弯腰,像看亲生儿子一样,细细浏览着一枚枚展出的核雕。
阎老先生脸上的皱纹很多,还有老年斑,不过并不影响颜值,反而显得德高望重,非常儒雅。
他非常认真的品鉴核雕作品,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遇到年轻的核雕师,先指点两句,再打气鼓励。
遇到名师,则会稍加指点。
“近十年来,金陵省核雕圈发展迅猛,这些展出的核雕作品,盎然有趣,哈哈”
阎老先生望着来来往往、交头接耳的核雕师和藏家们,忍不住开怀大笑,这一笑,包含了太多情感。
也许在缅怀曾经差点撑不下去的艰苦岁月。
也许在为曾经一同立志要坚守核雕,最后不得不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的同事感伤。
在那个年代,坚守就像一盏随时可能烛干泪尽的孤灯,凄凉的亮在影影憧憧的黑夜里,不知何时会破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不过,终究还是挺了过来。
“对了,我那天应该请你把核舟拿来展览的,不过人年纪一大,忘性也大。”
阎老先生悄悄说道。
“已经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