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萱萱的刺绣(三合一加更)(1 / 2)
很快店主就被拿到了李元昌面前,而这个人自从被抓到现在除了满脸的愤恨,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个时候不说话是最明智的选择,说的越多暴露的越多,而很显然,能做下这种事情的人,应该不是傻子,此时这人最难以理解的就是为什么李元昌等人来的这么快?
此事大家做的干净利落,藏人在棺材里可以说天衣无缝了,为什么就暴露了?
当他看到在薛礼身后站着的大猫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完全明白了,杜少清家的老虎?好,果然你们是一伙的……
那人咬牙切齿的看着李元昌,好似要择人而噬一样,就这么一言不发死死盯着对方,李元昌心头不禁有一丝凉意,看到逼问不出什么,怒声道:“都杀了!
这家棺材铺的人绑票了我的家人,我们拼死救人出来,武群臣,还有自己满脸怒容的皇兄面前摆着那厚厚一摞奏折,李元昌知道了,这些都是今天一天弹劾自己的奏折,看来这帮人是要把自己往死里整啊。
李二黑着脸指着面前的奏折对身旁的内侍说道:“把这些奏折跟汉王念一念,看他有何话说?”
内侍老高拿起一本朗声念了起来,李元昌听着里面写的一条条一件件,什么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恶意敛财,乃至盗取耕牛宰杀,侵占百姓良田等等,基本上都详细注明了时间地点和证据。
这个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这帮对手,如果不是他们这样详细的记录,李元昌甚至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做过这么多事情呢。
“好了不用念了!”李元昌大声打断道。
李二抬头看着对方,沉声道:“老七,你可有话要说?”
对着李二深深一礼,李元昌朗声道:“启禀皇兄,臣弟李元昌过往这些年,除了通敌卖国不曾干过之外,可以说做过的恶事自己都数不清能犯多少唐律。
所以这里面列举的罪状不用念了,除了通敌叛国这种罪名,臣弟都认了。”
你……李二一时间有些哑然,这老七是在做什么?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证据确凿之事,老七又是个直性子莽夫,能想到的恐怕不是什么弯弯绕,而是认罪伏法,这样最简单。
李元昌的表现看在弹劾他的一群人眼里,可就不是这个味道了,崔君肃心中暗道,这是要断尾求生吗?主动认罪不攀连他人,不涉及其他过失,他想要保住怀远坊的战绩吗?
良久之后,李二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依大唐律办吧,着令宗正府、大理寺、刑部三司通力合作,务必查实李元昌以往罪行,依律对之进行判罚。”
李元昌是皇室中人,所以要有宗正府参与,看看最后需不需要加入皇族内部的族规等等。
“陛下,既然汉王殿下对里面的罪证供认不讳,那就请陛下开恩,放出前几天在刑部被汉王无故抄家关押的百姓,下官在奏折里面列举了的。”清河崔氏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朗声道。
嗯?
除了崔君肃,所有人都是一愣,心道这厮好手段,竟然给李元昌下套?
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时候刑部尚书李道宗再次站了出来,这次他不是保李元昌的,而是上奏关于怀远坊百姓私挖暗道,勾连异国商人等等罪行的。
“爱卿,你果真要朕放出这些人?”李二戏谑的看着那人。
那人也傻眼了,本以为在万千罪证里面夹私些东西,如果皇帝妥协不保李元昌,证明他不想跟五姓七望翻脸,那就能顺手把大狱里面的人放出来,可是没想到竟然会这样,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
就在这时,李元昌哈哈大笑道:“皇兄,李元昌今年二十岁,在长安作恶五年,如今悔之晚矣,却也只能认罪伏法。
但在刑部判我之前,我要将自己做了三天之事在这太极殿上分说清楚,这三天,也就是我担任长安城改建总指挥的三天,也是在怀远坊内三天的见闻。”
随后李元昌拿出了一本自己带来的册子,翻开之后一页页念了出来,全都是关于怀远坊里面的事情,一家家一件件,在里面搜出的罪证,怀远坊百姓、西市知情人透露的等等,不一而足。
说的是什么?正是这些高官贵族,以怀远坊为耳目,在西市地下市场做的什么生意勾当,买卖人口的、夹私贸易的、私放钱贷的、贩卖消息的、雇凶杀人的、……
同样是证据确凿,不同的是,李元昌这本册子比不得李二面前的一摞。
但是其中所述,可是揭露出了长安的另一面,另一个污浊到让人发指的黑色长安,这些东西,远不是李元昌一害百姓这等罪行可比的,于是乎皇帝李二的脸,再次黑了下来,这次是对着文武群臣的。
五姓七望等人已经有些站不住了,特别是那些伸头举报李元昌的官员,已经冷汗直流了,所有人都有一点不解,他李元昌一介莽夫,到底是怎么抖出这些事情的?
不过现在追究这些已经没用了,太极殿上,已经从最初的弹劾汉王,演变成了两方互相弹劾,有点互相泼脏水的意思,所以气氛有些怪异。
可今日种种,在皇帝李二心里可是明镜一样,这些都是铁一样的事实啊,原来盛世长安下面还有其暗黑污浊的一面,好得很!
“退朝!”什么话都没说,李二自己起身,淡淡的说了句退朝。
众文武心头一凛,有些时候,无形的宣告比有形的怒火更让人感到害怕。
杜家伯爵府里面,晚上的时候,长乐公主一边教导着女儿学习刺绣女红,一边跟小姑娘聊着天。
“今天你外婆派人来跟我说,要我们去宫里看看她跟你外公,他们想你了,最近你外公心情不好,你要不要去陪陪外公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