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皇家旗舰(2 / 2)
当然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也是分别处理的。
目的就是保证淡水资源合理利用。
因为汉海王国在世界各地都建有都护府和补给基地。
每地之间就算是最长航行,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所以淡水并不需要全部处理循环使用。
到达一地就会全部更换,清洗后,在补充就行了。
如此也保证的汉海王国旗下各船随时都有干净的淡水使用。
至于海水淡化设备。
其实在汉海王国刚涉足海洋之时,就有人通过蒸馏的方法成功从海水当中获得过淡水。
将海水引入安装在船上的大锅中蒸煮,淡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而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只是这套设备操作不便。
而且也容易腐蚀木制船体。
后来被刘守义放弃了。
而刘守义和刘海兴更加中意的海水淡化方法是通过半透膜过滤出淡水。
只是这半透膜需要用非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
而这对目前的汉海王国来说,太复杂了。
所以海水淡化就被刘海兴暂时搁置了起来。
至少目前通过各地基地,都护府补充,足以满足要求。
海水淡化以后等技术成熟再说不迟。
看着张懋目光呆滞。
刘海兴也不想多说。
这时黄鹂号也已靠岸。
刘海兴便带人走下了船。
“全体都有,敬礼”
侯昉才大吼一声。
禁卫军全体官兵将手中火铳举起。
“汉军威武,大汉威武”
“汉军威武,大汉威武”
“汉军威武,大汉威武”
“汉军威武,大汉威武”
众军看着刘海兴,大吼着。
刘海兴挥手向众军示意。
张懋等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在后方跟着。
朱延栩第一次见识到了如此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军队。
内心的惊恐,无法想象。
这样的军队,可比大明的军队更有气势啊。
难怪我大明会败在南国之手。
只是大明和南国的差距真的只是军事差距吗。
朱延栩回头看了看停靠在岸边的铁船。
心中思索着。
不久刘海兴走到了大营内,在上首坐下。
“英国公,这大沽口我就交给英国公了,不久后我大汉的商船会在来大沽口,前往天津南开埠通商,还请英国公给与方便”
刘海兴看着已经坐下的张懋,笑道。
“这是自然,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告知”
张懋向刘海兴拜道。
“哦,英国公所谓何事”
刘海兴听后,问道。
“你们要这天津南部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为何要山东的崂山,那里除去海盐,也没别的东西了啊”
张懋问道。
刘海兴听后,吃惊的看着张懋。
这英国公真是有趣啊。
都到这时候了,还要问个为什么。
这一点,很重要吗。
“英国公难道没发现,崂山地区是天然良港吗,我打算在那里建立一个青岛市,作为港口城市来打造,不仅可以辐射山东,河南,直隶等地,还能成为北上的中转地,向东还能与北和省取得联系,北和省就是原先倭奴国的九州岛,如今被我改为北和岛,所以青岛我们才会向你们租借”
刘海兴笑道,张懋听后,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南国太子殿下还真实诚啊。
要是其他人,或许会编一些话说。
但是这刘海兴居然直接就说出来了。
而这反而让张懋心中非常不好受。
不过,如今大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能破釜沉舟,一往无前了。
所以就算张懋知道了刘海兴的真实目的。
张懋也没有办法。
而刘海兴也是知道了这一点。
所以才没打算哄骗张懋。
当晚,张懋派人接管了大沽口。
第二日,张懋等人再次登船。
十三艏钢铁巨船再次启动,冒着黑烟,驶入了渤海。
而也因为进入了大海。
所以钢铁船也不在以低速航行。
而是修建加速到了二十节的高速,向金州市南部新建的大连港而去。
随着速度越来越快。
张懋等人这下被吓瘫了。
木船的航速,张懋虽然不能准确的说出来。
但是基本知道个大概。
之前在河道上,也没觉得这种钢铁船有多快。
所以张懋觉得这种船也就是材料和木船不一样而已。
而如今,随着航速超过十节,十五节,二十节。
张懋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只觉得两脚发麻。
这船居然能这么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