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494.回溯后的结果 脑炎(1 / 2)
(明天大年夜,祝大家牛年大吉,我尽量保证一天4000字不断档,尽量明天18点前换正文,谢谢)
(甲状腺结节)
早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高发的老年和女性人群中,经高分辨率超声检查,19-67的随机选择人群有甲状腺结节,而在检出甲状腺结节的人群中,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大约为5-10。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检测率的提升,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出现了激增的趋势。
作为内分泌医生,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癌的鉴别是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也是相关代谢疾病诊疗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1:临床表现
部分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一些高危的临床表现,如:分化型甲状腺癌家族史;青少年时期的放射线暴露史;男性;病灶高摄取18F-氟脱氧葡萄糖;甲癌个人史;个人或家族中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或甲状腺髓样癌病史;血清降钙素50~100pgl;核泄漏事件暴露病史。
鉴别要点2:彩超表现
对于甲状腺的病变,彩超检查是当之无愧的最简单经济的办法。恶性甲状腺结节可能的超声下征象包括:低回声、边界不清、垂直生长、微钙化。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甲状腺结节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超声检查疑似恶性结节,那么恶性程度大约是多少?是否需要活检?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曾经制订了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分类表:
表1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恶性程度以及是否考虑活检
除上表之外,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有TI-RADS分级方法。TI-RADS将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1类阴性,2类良性,3类可能良性,4类可疑恶性,5类高度怀疑恶性,6类为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病变。
鉴别要点3:细胞学表现
B超发现怀疑恶性的结节,推荐进行B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上常通过Bethesda分级对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进行划分,判断其良恶性程度。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TBSRTC)所提示的恶性风险度和临床处理意见,2017年进行了更新。
注:a最终临床处理策略需结合其他因素(如临床表现、超声特点):b有研究推荐使用分子标记物检测决策甲状腺手术类型(腺叶切除、全切);c如果细胞学诊断为“可以转移癌”和“恶性(转移癌)”,则甲状腺手术不适用(刘倩,关海霞中华内分泌杂志,2018第5期)。
鉴别要点4:血清标记物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对常见的血清标志物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包括:
Tg不推荐用于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的诊断鉴别。(推荐等级:E)
Tg与TgAb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前常规检测,且建议两者同时检测作为初始临床状态及血清学指标基线的评估。(推荐等级:A)
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常规检测血清降钙素(),以对甲状腺髓样癌(MTC)进行鉴别筛查。升高或考虑MTC的患者,应同时检测CEA。(推荐等级:B)
升高的血清值可以反映患者体内MTC瘤负荷水平,作为指导MTC临床评估的有力证据。(推荐等级:A)
对于HMTC家系突变基因携带者,从婴儿期即可定期进行血清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考虑是否行手术治疗。(推荐等级:B)
鉴别要点5:基因学检测
目前,>90的甲状腺癌已经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基因异常。我们先来认识几个与甲状腺癌相关的“明星分子”:
BRAF
据不同文献报道,甲状腺状癌中,BRAFV600E突变的发生率为15~80。瑞金医院的数据显示,该基因突变率为687。BRAF突变与状甲状腺癌(PTC)复发、死亡相关:BRAFV600E突变阳性的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阴性患者。
TERT(端粒逆转录酶)
TERT在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的突变位点是C228T。发生率在状甲状腺癌(PTC)中为113,滤泡状甲状腺癌(FTC)171,低分化甲状腺癌(PDTC)432,未分化甲状腺癌(ATC)401。它的突变情况也与甲癌的恶性程度、复发、死亡有关:发生突变的患者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
RAS
有文献对HRASNRASKRAS突变阳性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分析发现,76结节为恶性,其中滤泡型甲状腺状癌(FVPTC)最为常见。HRAS突变阳性恶性风险最高(92),其次是NRAS(74),KRAS(64)。
胚系RET突变
RET基因型与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表型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瑞金医院研究发现,508的髓样癌患者存在胚系RET基因突变,其中808位于C643FGRSWY位点。
腺瘤样结节相关突变基因
由于甲状腺肿瘤的基因异常靶点众多,人群中存在一定异质性,因此多分子联合检测应运而生,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ThyroseqV2检测:该检测方法包括14个基因-点突变、42种融合基因、8个基因的表达,以评估FNA样本的突变情况与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