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546.动手(2 / 2)
利福平RFP:抑制RNA聚合酶。不良反应胃肠不适、肝损害。
吡嗪酰胺PZA: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肝毒性。
链霉素SM:抑制蛋白合成。不可逆第8对脑神经损害(听觉毒性)。
乙胺丁醇EMB:抑制RNA合成。球后视神经炎。
②短程化疗——6~9个月,必须有异烟肼和利福平
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
初治方案:2HRZ4HR或2HRZE(S)4HR
咯血的处理:(也可参考RABSDIS止血总原则)
①痰血或小量咯血:AB(休息止咳,口服止血药)
②中量或大量咯血:ABS(卧床患侧,止血剂垂体后叶素,支气管动脉栓塞)
③大咯血抢救措施:ABBIS(畅通气道,止血剂,输血,介入——纤支镜下球囊压迫止血,手术切除)
肺癌
中央型肺癌(鳞癌和SCLC多见),周围型肺癌(腺癌多见)。
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癌NSCLC(鳞癌、腺癌、大细胞癌)。
肺癌临床表现:咳嗽、血痰、咯血、气短、喘鸣、发热、体重下降。
胸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注意这两个名解!Horner综合征:肺尖部肺癌,颈部交感神经)
臂丛神经压迫症,脑、肝转移症状,副癌综合症(异位内分泌: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抗利尿激素,高钙血症),神经肌肉综合症,肥大性肺骨关节病,黑棘皮病,皮肌炎等
排癌检查人群(4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者,咳嗽、血痰、肺炎、肺脓肿、肺结核、四肢关节疼痛、血性胸水等症状反复加重原因不明者,X线示局限肺气肿、叶段肺不张、孤立圆形病灶、单侧肺门阴影增大者)。
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组织病变→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衰。
肺A高压机制:
①缺氧及其继发改变
②炎症反应
③压迫和损伤,肺血管床损伤70。
临床分代偿期、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右心衰竭)。
鉴别:“冠丰园”(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
并发症:“肺脑酸碱心失常,休克出血DIC”(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DIC)加一个深静脉血栓形成。
ECG诊断标准:(右房右室大)
主要条件
①额面平均电轴≥+90°
②V1RS≥1,V5RS≤1
③重度顺时针方向转位
④Rv1+Sv5105V
⑤aVRRS或RQ≥1
⑥V1-V3呈QS、Qr、qr(排除心肌梗死)
⑦肺型P波
次要条件
①肢体导联低电压
②右束支传导阻滞
X线诊断标准:(肺动脉膨隆)
①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5,或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比值≥107,或动态增宽≥2
②肺动脉段重度突出或高度≥3
③中心肺动脉扩张,外周分支却纤细,肺门“残根”
④圆锥部显著突出或高度≥7
⑤右心室增大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控制心衰与呼衰)
①控制感染
②氧疗:畅通气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③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强心,扩血管)
④控制心律失常
⑤抗凝⑥监护,护理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渗出增多,吸收减少
机制;
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漏;
②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漏;
③胸膜通透性增加-渗;
④淋巴回流受阻-渗;
⑤损伤;
症状:少量胸水(胸痛、胸闷、气急),大量胸水(胸痛消失、心悸、呼吸困难)。X线(肋膈角变钝消失,外高内低弧线影),B超(液性暗区)。
Light渗出液标准:(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①胸腔积液与血液中总蛋白含量比值05
②胸水LDH大于正常血清LDH最高值的23
③胸水LDH血清LDH06
符合任意一条就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有极少的错诊可能:漏出液错诊断为渗出液)
自发性气胸:突发一侧胸痛、呼吸困难、胸闷。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鼓音,纵隔向健侧移位。X线示一弧线外凸的阴影(肺缘1-25单侧;2-50单侧;肺尖3-50单侧)。鉴别急性肺栓塞(呼吸困难、胸痛、发绀,肺梗死三联征)。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继发肺水肿,顽固性低氧血症(PaO2<60Hg,PaO2FiO2<200,PAWP<18Hg。)。有高危因素。症状呼吸增快、血水样痰、神志淡漠或烦躁、发绀、心动过速。早期为Ⅰ型呼衰,晚期为Ⅱ型呼衰。X线两肺浸润性阴影。
氧疗:适应症PaO2<60Hg
吸氧浓度25~33%
Ⅰ型呼衰可提高吸氧浓度至40%
Ⅱ型呼衰不得超过33%(不能迅速解除低氧血症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①呼吸性酸中毒:尽快畅通气道,一般不宜补碱。PH720时可适当补碱。
②呼酸合并代酸:补碱至PH=720。
呼酸合并代碱:防止碱中毒的医源性因素,避免CO2排出过快,适量补氯和补钾消除碱中毒(见尿补钾,多尿多补,少尿少补,无尿不补)。当pH745而PaCO2<50Hg时,可用碳酸酐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