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秦倌(1)(2 / 2)
自然可以当家做主。
“陛下,报倌确实不错,只不过臣以为,还存在着一些疏漏。”
公孙离说道:“以目前我大秦黎民百姓的文化程度来看,或许不可行,老百姓大多是目不识丁者,就算报倌传发,他们也无人能看懂啊。”
公孙离说的这个是实际问题。
他这么一说,其他大臣也当即点头。
“这个嘛,没关系,目不识丁者,只要能听就成,朝廷可以给报倌配置解说人,找人解说。”
马忠微微一顿,继续提议道:“报倌的内容覆盖面广泛,按照各地的风俗配置解说,百姓们自然乐的去听,顺带着了解时政。”
“没错。”
还得是马忠啊!
梁成微微颔首,说道:“大炎的皇子炎庆风作乱之时,最擅长的就是给人泼脏水,打舆论战。朕听闻,当年京都皇城内的酒庄胭脂巷内,都有收受他银子的说书人,按他的指示,抹黑政敌,更没少针对朕。”
“大炎虽然已
经成为过去,但是百姓依然是那些百姓。”
“很多时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培养解说之人的方法不错,我们拿来就可以使用。”
“丞相所言不错,陛下之言,更让微臣幡然领悟,如醍醐灌顶。”公孙离语气之中糅杂着尴尬,也有一丝丝的喜色。
吹捧完皇帝跟宰相马忠之后,公孙离当场拍着胸脯保证道:“陛下,我们礼部可以负责解说者的栽培。”
“礼部不乏伶牙俐齿之人,思维敏捷之辈。”
“好!只不过,单凭礼部的人手还远远不够。”
“要在大秦各大州郡培育人才,以前那些精明干练,能说会道的说书人也要改变思想,吸收进来。”
梁成目光威仪,看着殿内众人,继续说道:“培养一批浩浩荡荡的解说者,让大秦的报倌在大秦子民心中引起轰动!”
梁成懂得宣发的时效。
当然是一炮而红最好。
“陛下圣明。”
“不过,前朝那些说书人,只怕不妥。”
公孙离又提出了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在报倌工作,读书识字确实是有必要的。
最关键还得具备的一定的政治觉悟。
前朝炎庆风圈养的那些读书人。
屁股都是歪的。
他们能按照朝政的意思去解
读吗?
万一他们反其道而行,确实是一个大.麻烦。
梁成却是洒然一笑,说道:“报倌的人,有一定文字能力就好,最关键的确实还是政治觉悟,可以启用一批年轻人,也可以寻找地方的那些私塾先生。”
“此外,包括这次受到牵连的那些文人,也是可以重用他们的。”
“他们之前抨击朝廷,妄自菲薄的认为朕重武轻文,那现在朕就重文了,机会在眼前,就看有多少人能够把握得住了。”
梁成的话,让马忠等人相视一笑。
陛下说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既解决了报倌当前缺人的问题,也有效的缓解了现阶段那些文人跟朝廷之间的矛盾。
化干戈为玉帛。
也算是皇帝陛下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了。
“陛下,臣担心,那些人未必会选择入报倌。”
提出这个担忧的人还是公孙离。
这短短的半年光景,公孙离已经弄明白以康绍宁为首的那些读书人为何要屡屡针对陛下了。
他们将陛下视为篡位者。
在他们看来,即便是炎煌帝禅让了皇位。
可那也是被当时的秦王梁成给逼迫的。
所以梁成的举动,就是逼宫篡权。
再者,康绍宁跟蒋天为的死,让读书人视梁成为嗜血的暴君。